家庭教育: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处理

家庭教育: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处理

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上下老小一团和气的家庭。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的温馨和睦是他们的幸福和乐趣,这也与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的分享主要是讲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处理。

1.老年夫妻关系

人到老年,朝夕相处的不是别人,正是配偶。如果夫妻不和,经常吵架,对老人的心情和健康影响很大,老年人要有意识地处理好夫妻关系。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根据亲身体验总结出处理好夫妻关系的“八互”原则是: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老年夫妇如果按照以上这些原则相处,就可避免争执。要体谅对方,不要指责;要照顾对方,不要只顾自己;要善于忍让,不要争强好斗;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发脾气。

2.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两代人关系如何,会影响老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和老年期的适应。父母要循循善诱地摆道理,要耐心听取不同意见,吸取合理的意见,达到思想认识上的一致。

哲学家罗素说:“老年人对孩子不要过分依恋,才能度过美好的晚年。”做父母的应想得开一些,要求子女像小时候那样离不开父母,这是不现实的。有的人说:“孩子小时候,父母在他们心里是第一位;长大成人找到了配偶,父母就降到第二位;生了孩子,父母就降到第三位了。一代一代都是如此。”明白这个规律,老年人就会心安理得了。

婿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和睦。婆媳(岳婿)并没有血缘关系,要做到让父母对儿媳或女婿有对子女一样的感情是比较困难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据有的老人的体验,为了继续爱自己的子女就必须爱媳婿,自己应注意调节情感,并且彼此忍让、互相体谅。

3.祖孙关系

祖父母和父母对于第三代的教养态度和观念常常截然不同,他们代表了两个时代的价值观。许多为人父母者会抱怨上一代干涉他们管教子女的态度,有时又气恼祖父母太溺爱孙子女。但是想强迫祖父母接受自己的教育方式,则可能会犯下错误,因为你不但没有权利这么做,甚至做了可能会弄巧成拙。所以父母应该从与上一代的冲突中抽身而出,告诉他们:“您可能是对的,我尊重您的观点。”同时,自己可以着手进行较适当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一些价值观扭曲时,父母应该做的是教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慢慢领悟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即能防止祖父母留给孩子对于权利义务的错误印象。

如果企图改变上一代的教育态度,那只会造成亲人之间更多的嫌隙和摩擦。孩子在生活中,会用不同的方式和父母、亲戚、邻居、朋友、老师等建立关系。令父母诧异的是:孩子在接受长辈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并不会混淆,因为他们对自己如何处理不同的关系,以及如何得到最大的好处了若指掌。

老年夫妻关系应该是平静而温馨的,毕竟一起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见过了太多的大风大浪。老年夫妻之间,更应该互相体谅,互相珍惜。在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时、祖孙关系时,父母应该从与上一代的冲突中抽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