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四大法宝

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四大法宝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在情绪上都会产生一些波动,有的老年人甚至很长时间没有办法走出退休以后的失落感,但老年朋友们是否想过自己的心理状况不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理健康呢?想保持自己老年阶段的心理健康,下面的四大法宝一定能够帮助到你。

生活本身充满了矛盾,生气恼怒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极其不利,老年人应要学会自控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1、目标

老年人要不服老,老有所为,就要有远大的生活目标。但不能将目标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应树立长寿的信心,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

2、奉献

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助人为乐可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与人相处应以“和为贵”。

3、期望

对子女及他人不要期望过高,否则失望也会越多。时刻牢记“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的名言。

4、沟通

遇烦恼的事应找家人及亲朋好友倾述。沟通是理解的桥梁,容易赢得心灵的贴近。

5、自控

平衡心理的关键在于自控能力。遇事应冷静,三思而后行。不生气、不上火是保持心理平衡及健康长寿的法宝。

6、放松

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如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可使心情自然舒畅。“放松”的心态对老年人长寿也十分有益。

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他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环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良好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三是生活因素。有意义的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康。四是文化因素。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要做到长寿,老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多做心理保健

1、“动”,就是多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道理。

2、“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

“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说,对人宽厚、帮助别人,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利于自身。

3、“智”,就是勤于学习,科学用脑

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树老怕空,人老怕松。”要“活到老,学到老”。进入老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另外,还应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两手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技术,如打电脑、上网等。“网上的世界真精彩”,因特网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惊喜的东西。

4、“乐”,就是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好奇心

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与时俱进,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快乐与豁达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仅要会享用,更要善于发掘。

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都需要面临不同的事情和问题,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步入老年阶段退休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