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方法帮丧偶老人走出心理阴霾
少年夫妻老来伴,每位老人都希望在自己步入晚年的时候能够有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侣相随,但现实生活中却已经有不少的老人在面对丧偶的痛苦,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帮助丧偶老人走出心理阴霾呢?
一、丧偶老人的心理
当相濡以沫几十个年头,夫妇二人正准备携手安度晚年之时,如果一方先行离世,必定会给另一方在精神上造成巨大创伤和沉重打击,有人甚至会因此丧失生活下去的勇气。但是,几十年的相濡以沫,总有一个人要先走,曾经的相伴,现在却少了一个人,丧偶是老人难以言说的痛,那么,我们该如何缓解老人丧偶之痛?
通常情况下,丧偶老人的心理世界大都会经历四个阶段。
1、承认阶段
很多老年人在得知老伴亡故的消息后,都会表现得麻木不仁,呆若木鸡。这种麻木不仁并不意味情感淡漠,而是情感休克的表现。麻木不仁可以看做是对噩耗的排斥,也是对自己无力驾驭的强烈情感的制服。这个阶段可能持续几个小时至一星期。
2、自责阶段
与老伴做了最后的告别之后,总会觉得对不起逝者:为什么过去总对他(她)发脾气?为什么没有早点让他(她)去医院检查?甚至认为自己要对老伴的离世负有责任。茶不思饭不想,精神萎靡恍惚,偶尔还有一些失常的举动。
3、怀念阶段
自责过后,生者往往会陷入对逝者深深的回忆和思念阶段。经常在头脑中出现老伴的身影,想起两个人一起经历过的各种往事,感叹自己失去对方后有多么凄凉和孤独。
4、恢复阶段
在亲友的关怀和帮助下,生者最终会意识到“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并用理智战胜情感,身心渐渐恢复常态,重新开始正常生活。
二、如何缓解丧偶之痛
1、转移注意力
经常看到老伴的遗物,睹物恩人,会不断地强化思念之情,加深精神上的痛苦。因此,不妨把一些遗物暂时收起来,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和未来的生活中。
2、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离开以后,原来的一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老人很容易陷入孤独寂寞之中。因此,丧偶老人要积极地调整生活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老有所乐,减少对旧生活的眷恋。
3、正确对待丧偶的现实
应该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去了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但是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要尽快地调整好心态,多保重身体,好好地生活下去。相信这也是老伴儿的心愿。
4、心理转移
当老人丧偶后,情绪极度悲伤时,可以选择大哭一场,也可以向别人倾诉,以便发泄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倘若把忧伤深深地藏在心里,独自一个人冥思苦想,只会强化心理压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5、心理补偿
老人丧偶后,情绪极度悲伤时,可以看看配偶的照片,抚摸配偶所用过的东西,从而会回忆起夫妻以前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心理得到补偿,然而,积极的心理补偿莫过于选择理想的新伴侣,这样可以在生理上和心埋上都得到新的平衡,从而开拓新的生活。
6、心理升华
老人丧偶后为了减轻忧伤,最好把心理活动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样,对于个人和社会也是有利的。
作为子女,我们要知道此时父亲或母亲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关怀,只有我们的关怀才能让他(她)尽早走出痛苦,和我们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面对丧偶的老人,最应该积极努力地帮老人走出心理阴霾的人就是子女。不管我们多忙碌我们都不应该忽视老人所面临的心理痛苦和心理问题。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们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那么这个时候心理方面也会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为什么会依赖子女 子女要知道这些要素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知道,等父母老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其实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们看看,老人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对年岁已高的老人,为之生活中经常伴有内疚、压抑、焦虑等不合理情绪,长期这样不合理的心理情绪得不到更好的缓解,使其会让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爱的唠叨的四个原因很多的年轻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会唠叨个不停,这让本来就每天承受压力的年轻人会感觉到承受不了,但其实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响老年人心态的三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态会发生不一样的波动,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良好的心态对于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