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出现的不良心理

老年人易出现的不良心理

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大家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那么在老年人群中最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有哪些呢?

1.黄昏心理

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无价值感

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4.不安全心理

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惧怕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碍

有些老年人,假如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惧怕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

6.老年性精神病

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现在我国很多老人的生活状况就是空巢,空巢老人往往会感觉到特别的孤单和寂寞,这也是引发老年人出现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希望作为子女的一定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以保老人晚年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