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常见的几种性格类型

老年人群常见的几种性格类型

一般来说,人的性格是由气质决定的,人的气质是天生的,性格虽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已基本形成,但它是可以改变的。人到了老年期,由于身体各器官的衰老、退休后新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性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具备文化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不同,性格的变化也各有差异。心理学家把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归结为五类:

成熟型这种性格的老年人具有统一的人格

他们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工作经历感到满意;对现实社会、对他人、对家庭的态度都是积极的;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对未来充满信心;关心他人,有继续为社会服务的热情;对自己甚至将面临死亡都泰然自若。这样的老人应该说具备了完美的人格,他们必定是受人赞扬和令人喜欢的老人。

依赖型这类老人看起来似乎十分悠闲自得

对自己所处的各个方面也满意。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期待别人帮助。他们比较容易满足现状,对自己的现实与未来无过高的要求,过得比较安乐,一旦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帮助,就不像“成熟型”老人那样容易生存了。

自我防御型这类性格的老年人不敢正视衰老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他们不服老,经常以强烈的防御心理抗衡衰老的恐惧和老年期自尊的丧失。这类老人为了表明自己的能力,往往以双倍的努力来达到与年轻人同样效果的目的。他们自我封闭,但独立性强,有自制力。他们常处于紧张、戒备状态,渴望得到重视和赞扬。这类老人表现为谨慎、稳重、追求完美。

易怒型这类老人对社会变革中的一切新鲜事物都看不惯

特别是对一些与自己的认识和道德相违背的现象,更是满腹牢骚;对自己的一生也不满意。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自己的一切不顺都是别人引起的。他们容易发脾气,人际关系不协调。因此,他们常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类老人自制能力较差,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场合地发泄不满。他们常抱有对立情绪,对他人不够大度,自我为中心,兴趣不够广泛,对他人及与自己无关的事毫无兴趣。由于情绪波动大,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自我谴责型这种性格的老年人与易怒型不同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归结于个人,把攻击性深藏在心底,常常自责自己没有作为,没有给家人带来幸福,一切都是由于自己无能所致。因此,他们总有负罪感。这类老人孤僻、自卑、畏缩,一般表现为顾虑重重,胆小怕事,敏感慎重,无端生愁。在情绪上郁郁寡欢,遇事想不开,经常处于沮丧、失望甚至绝望之中。这类老人为数不多,但他们一旦受到刺激容易导致不幸。因此,应受到社会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在上述老年人的五种性格类型中,前三种以各自的形式适应社会,适应衰老,而后二种则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

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人类的性格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会有所发展和变化。假如你是一个心态正常的老年人想要享受完美的人生,那么我们身处老年期间,还应不断努力,在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达到人格的完美。这样才能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