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参加义工活动 可缓解睡眠障碍

老年人多参加义工活动 可缓解睡眠障碍

睡眠问题是老年人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年龄上了50岁的,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脑部退行性变,神经系统功能的适应性明显降低,睡眠易受干扰。那么如何缓解老年人睡眠障碍呢?

此外,许多疾病也可以引起睡眠障碍,老年人睡眠障碍往往表现为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应引起大家重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轻者表现为打鼾、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

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诱发或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睡眠障碍,要及时治疗,老年人要注意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医生提醒,如果出现睡眠障碍,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去除干扰因素、进行睡眠锻炼、停用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药物等。“如果无效,再考虑药物治疗。”医生提醒说,部分老年患者担心药物依赖,不愿意吃药,“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治疗睡眠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是利大于弊的。”

“治疗睡眠障碍,还要靠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医生说,老年患者首先要保持现实的期望,不要奢求每天8小时的睡眠,“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8小时睡眠”,此外,心理上不要把白天的不适都归咎于失眠,不要刻意强制自己入睡,在失眠一夜后要转移对失眠的过度关注。

多参加“义工”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老年人随着躯体机能的衰退,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降低。”医生说,尤其是退休后的老年人,心理变化较大,往往会出现失落心理。

“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要预防各种心理问题首先要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再就是要丰富老年生活内容,保持愉快情绪,可以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

到公园散步、打太极拳等,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阅读书报杂志对老年人很适宜,但阅读1-2小时要休息片刻。听音乐、看戏剧和看电影要注意节制,看电视时要注意保护视力。老人看电视时间不宜过久。如果条件允许,种花、养鱼、集邮、收集祖国大好风光的相片,或者学书法、绘画等,这些都是有益的爱好。

“此外,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多参加有意义的义务劳动,帮助他人也是个很好的方式。”医生说,“义工”在国外流行,如今在我国也开始出现的义工制度,对老年人健康有很大帮助。

多参加义工活动不仅能得到一定的身体锻炼,还能参与到社交里,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与此同时,参加义工活动也能给老年人带来帮助他人的满足感、存在感,让心情更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