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不爱看电影
近日,《智取威虎山》的票房成绩不错,也有些老年人看后表示很值得。但在各大院线,仍然很少看到老年人的身影,为何老年人不爱看电影呢?
11月14日,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宣布,凡60周岁以上老人可享受每周一至周五18点前最高35元电影票价(节假日除外)。至今算来,优惠有效日已达30天,但全市参加活动的106家影院总共只售出5000张左右老年票。位于虹口龙之梦的金逸影城“成绩”最好,也仅仅卖出135张,其余影院,“交白卷”的不止一家。而且,当初议定的35元限价,在有些影片上映时多加了5元。
“让老人35元看电影”的好政策面前,老人与福利至少相隔两条鸿沟:行规与观念。
上海35元优惠政策遭遇行业壁垒
老年票价有多受冷落?一个月来成绩最好的金逸影城给出数据:影城共1800个座位,2013年总票房达430万元,月均35.8万余元,而实行一月的老年票房总共5500余元。假设今年票房情况与去年持平,那么老年票占比仅1.5%左右。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曾花两周时间,兵分三路到106家影院实地调研。结果,绝大多数的反馈是:“价钱仍不够诱人。”
比起9.9元、19.9元看电影的“白菜价”,老年人反映,35元的优势只在于“不用在手机上操作,直接拿身份证到现场买,够方便”。但在方便与便宜之间,他们往往会选后者——由子女代为网络购票,再拿着验证码到影院请工作人员帮忙取票。可一旦子女无暇顾及,他们的观影计划就此搁置。
影院也有苦衷。“票价不是我们想降就能降。”世博国际影城经理道破玄机:“片方都有限定价格,若发现有影院低于限价,以一罚十。”至于那些“白菜价”,不是有电商补贴,就是同企业或银行合作。如今多数电影的“官方最低价”都是35元,而老年票价的优惠由本市行业自己发起,没有任何第三方合作,这就是为什么当初老年票会定在这个数字。影院已作好姿态,完全剥离利益,无奈35元的优惠政策本身遭遇了另一道行业内的壁垒。
“《智取威虎山》的片方最低价就是40元,《一步之遥》起初也是40元,后来改2D了才降到35元。”金逸影城经理证实,《智取威虎山》的40元“官方价”一出,影城只能跟着出公告,以提前告知的方式请老年人多掏5元钱。本就不算超低价的35元被提到40元,有些老人能理解,但有些直接就投诉到行业协会。
看电影,带孩子也带上长辈吧
除了票价不够低,行业协会在调研之前一度以为,宣传不到位、知晓度不高,可能也是优惠政策应者寥寥的原因。但106家影院挨个排摸后,门前的告示、电子屏显示、售票员培训等等,影院的“规定动作”都完成了。而像虹口金逸与五角场的时代今典两家影城,甚至连自己去街道发放宣传单页的“自选动作”也额外做了。可老年群体似乎仍对35元看电影缺乏兴致。
时代今典影城经理提到一组对比。杨浦区民政局老龄委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组织“万名老人看电影”活动,每天6场,场场爆满。“那是公益项目,免费请老人来。而现在,35元是实打实老人自掏腰包。”她没有点破,但弦外之音直指老人的消费观。
无独有偶,在影院里没少见一种现象——孙辈送进门,老人门外等。“几乎每次动画片上映,都会有老人带孙辈来看电影。”章文广亲眼见到,老人们舍得花钱买一张50元的票让孩子进场,但无论如何不舍得出第二个50元自己看,宁可门口干等90分钟。在这位从事20年院线工作的经理眼中,老人看电影的态度,反映了生活理念,“为了孩子,自己省吃俭用一辈子”。“扪心自问,35元看场电影能算高消费吗?”。与其说老人们嫌35元太贵,不如说对自己太苛刻。
并非是老年人不爱看电影,而是老年人的消费观在作祟。作为子女的年轻人,不妨多吧心力花在老年人身心,多为老奶人花钱。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们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那么这个时候心理方面也会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为什么会依赖子女 子女要知道这些要素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知道,等父母老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其实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们看看,老人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对年岁已高的老人,为之生活中经常伴有内疚、压抑、焦虑等不合理情绪,长期这样不合理的心理情绪得不到更好的缓解,使其会让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爱的唠叨的四个原因很多的年轻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会唠叨个不停,这让本来就每天承受压力的年轻人会感觉到承受不了,但其实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响老年人心态的三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态会发生不一样的波动,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良好的心态对于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