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过度看护对老人有害
老年人身体体质下降,行动会较以前不方便,所以子女会比以前更加关心照顾老年人,也是为了在父母有生之年多尽孝道。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对老年人不要过多看护。
子女对老人嘘寒问暖,多替他们着想是好的。但是不可以像照顾孩子一样对待老年人。
过度看护对老人有害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孝顺子女的特别“宠爱”,可能不利于老人维持自理能力。昨天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会议上,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华师大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公布了一组对沪上近2000位老人展开的5年追踪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由于家人的“过度看护”,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自理功能下降得比独居
老人快很多。
82岁的张老太一年前开始过上“孩子般”的舒适生活。女儿退休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张老太心里的失落感却越来越重。“这一年感觉老得特别快。”张老太坦言,干惯了一辈子的家务,每天逛菜场买菜,忙碌着准备一日三餐,觉得生活很充实。现在女儿每天让她坐在家里,人变得越来越不想动,感觉不会照顾自己了。
统计数字也验证了张老太的“感觉”,上海专家组跟踪对比研究显示,就老人在5年内最基本的日常活动能力而言,非独居老人比独居老人、不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的老人比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的老人、不照顾孙辈的老人比照顾孙辈的老人相比,自理能力下降得更明显。
据调查,80岁以下的独居老人因为平时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自理能力反而比较强。而很多孝顺父母的子女为了让老人们享享清福,对老人“过度防护”,不利于老人维持自理能力。另外,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老人会感受到天伦之乐,心情愉快了也不会影响自理能力。
虽然老年人的行为能力下降,但是越是不锻炼就会越迟钝。所以,老年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做比较好。这不仅仅是考虑到他们的身体,也是为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着想。
相关文章
-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人到老了以后我们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那么这个时候心理方面也会接受不了的,而且人到了老年以后,肯
-
老人为什么会依赖子女 子女要知道这些要素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知道,等父母老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陪伴老人,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其实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下面我们看看,老人为
-
老人如何保持好心情呢对年岁已高的老人,为之生活中经常伴有内疚、压抑、焦虑等不合理情绪,长期这样不合理的心理情绪得不到更好的缓解,使其会让自己
-
子女必知老人爱的唠叨的四个原因很多的年轻人都抱怨,一回到家里父母就会唠叨个不停,这让本来就每天承受压力的年轻人会感觉到承受不了,但其实如果你了解了自己
-
警惕影响老年人心态的三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同的事情,心态会发生不一样的波动,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良好的心态对于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