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应该如何进行矫正
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对自己和对身边的人都有一定的危害,但只要经过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便能帮助孩子矫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教会儿童合理地宣泄侵犯性情绪
烦恼、挫折、愤怒等攻击性情绪,对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是点燃其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攻击性情绪聚集越多,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教给那些受到挫折、攻击、干扰的儿童以宣泄的方法,就可以减弱其攻击性情绪的强度。相反,过分压抑儿童的攻击性情绪,虽然可能减轻焦虑而获得暂时的安宁,但被压抑的情绪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是深入到儿童的潜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出突然的、猛烈的攻击性行为。应教会儿童用语言来倾诉内心体验到的攻击性情绪,引导他们在合适的场合大哭大叫一通,以宣泄内心的挫折、愤怒与烦恼,教会他们迁怒那些无生命的“替罪羊”,如用手拍打墙壁;也可以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等置换活动,转移攻击性情绪。
(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成人要正确对待孩子间的欺负事件。当侵犯行为发生后,成人应进行干涉,使儿童认识到侵犯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并帮助受害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表扬、奖励。当儿童做出某些利他行为时,应及时给予奖励。奖励的形式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适当给予儿童所喜欢的物质奖励。
2.批评。当儿童打骂他人或无理取闹时,应给予适当的惩罚。可以减少他自由的时间或控制他喜欢的物质给予量,以改变他的攻击行为,但不要给予太重的惩罚,以免伤其自尊。
3.沟通。侵犯性强的孩子自我认同感较差,比一般的孩子更多地受到批评,自卑心理较重。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多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所说的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让他感到你是在认真倾听,并且尊重他。
(三)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移情包括两方面: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利用移情来教育儿童,使其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比一味地限制、要求这种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成人可以通过提供移情原型和采取一些约束方法来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强调儿童攻击性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引发儿童移情换位,培养其同情心,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想像受害同伴痛苦、难受的感觉和心情,产生对受害者的“感情共鸣”。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儿童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
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大人们应该教会儿童合理地宣泄侵犯性情绪、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让儿童明白攻击会给人带来的伤害,同时酌情采取表扬、奖励或批评的方式教育孩子。
-
见闻:瑞士用喜剧治儿童自闭症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亲,当时4岁的小外甥被怀疑患上儿童自闭症。在陪同其看病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剧诱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帮助孩子更好成长!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
-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确实有点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会出现疾病的,如果是
-
儿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民都有儿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儿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会不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一些其他
-
儿童自卑的一些表现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其实也是存在特别大的影响的,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就应该很好的去关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