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建议:孩子应该从小多“吃苦”
中国的孩子,特别是21世纪以后孩子都被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宠坏了,从小就娇生惯养的,是家里的小皇帝。其实,这类孩子通常长大了就会受到很多挫折,只有把他们的傲气和娇气都磨干净了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想要长大后少吃点苦最好方法是从小就“吃苦”。
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吃点苦”。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过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错过一些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
如何进行这种挫折教育呢?心理专家许浩分享了一种“矛盾教育法”供大家参考。
我们知道楚国商人卖矛又卖盾的故事,也懂得矛和盾是指事物的两面。同样,在亲子教育中,让孩子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不同感受便是所谓的“挫折教育”,而常常让孩子处于矛与盾的思辨过程,便是一种“矛盾教育”。到底该回答“矛锋利”还是“盾坚固”呢?这个问题需要孩子有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矛盾教育”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
中国家庭的孩子,从小遇到的典型矛盾问题是:你觉得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呢?很多孩子选择了“爸爸妈妈都好”。这就是国人的中庸之道,也是家长帮助小孩总结的经验之道,甚至是家长的想法强加,却少了孩子自己的思考和自身的矛盾体验。
其实孩子听到这样的问题,必然是有比较的。当下如果父亲买了自己很喜欢的玩具,他会觉得父亲好;如果近期都是妈妈陪伴孩子,会觉得妈妈亲。还有些孩子听 到这样的问题,会想到身边父母的想法会怎样?说“爸爸好”,怕妈妈不开心;说“妈妈好”,怕爸爸不开心。但实际上,这个问题若不问出口,好像没有问题,问 出口了就变得难以回答。
相关文章
-
见闻:瑞士用喜剧治儿童自闭症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亲,当时4岁的小外甥被怀疑患上儿童自闭症。在陪同其看病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剧诱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帮助孩子更好成长!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
-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确实有点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会出现疾病的,如果是
-
儿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民都有儿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儿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会不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一些其他
-
儿童自卑的一些表现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其实也是存在特别大的影响的,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就应该很好的去关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