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被拐儿童 如何抚平孩子的心理创伤

找回被拐儿童 如何抚平孩子的心理创伤

电影《亲爱的》让我们看到可被拐儿童的可悲可叹的经历。《亲爱的》是以现实生活中的被拐儿童故事为原型,往往现实生活中的“情节”更加残酷和悲伤。

电影中,孩子被找回了,但一个悲伤故事的结束,是另一个悲伤故事的开始。孩子虽然被找回来了,但父母对于孩子所经历的这一切,又该如何处理,对于孩子所受的心理创伤又该如何解决呢?

儿童能够被找回来,可喜可贺,然而对孩子而言,无论是面对亲生父母还是也建立了感情的养父母,都会很纠结。那么,孩子回归后,亲父母应该怎么跟孩子共同面对这一经历,修复被“强硬割裂”的感情呢?

儿童被拐骗或拐卖的创伤会化为记忆阴影。当生活中出现对爱的渴望未能达到满足,该隐性记忆有可能会 成为其性格形成、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型事件。因此,对于被解救回来的孩子,家庭及社会要着重关注其内心状态,帮助其处理那种隐性创伤记忆。

孩子被拐卖,作为孩子的心理行为评价标准来说,他的感受或许是父母没有爱护好他,让他独自经历了分离的恐惧与焦虑;又或许是父母觉得自己不乖巧,不要自己了。因为孩子的心理并未成熟,不会用成熟的评价标准去看待和分析此事。当孩子回到原来的家后,会变得沉默、少语,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对于该类孩子,父母要教会孩子勇敢与坚强,去接受和承认该段经历。父母可以做一些与孩子的责任交接,让孩子接受到:父母没有做好父母的责任,让你承担父母的责任,以后我们会做好父母的责任。

在国外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遇到拐卖儿童、儿童绑架案的电影时,警察们解救孩子后,往往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甚至叫来心理医生。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来说,这一段记忆不能被“埋没”,要引导孩子正视问题,否则这些经历会变成各类问题留在孩子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