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唬”型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不言而喻。良好地家庭教育会及时纠正儿童身上各种不健康不适宜的坏毛病,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却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严重的阴影,甚至对以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为大家讲到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就是“吓唬”。相信很多家长曾经尝试过这种教育方式吧。
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影响
“不听话就给你关进小黑屋。”“再不睡觉就放大马猴进来。”当小孩做错事或者不听话时,大人常以这种“吓唬”的方法解决问题。
记者走访沈阳市幼儿园和部分家长发现,超过半数的大人用“中国式吓唬”的方式管教孩子,“小黑屋”和大灰狼成为高频词。
李女士反映,几天前她下班回家,看到老公在厨房做饭,4岁的宝宝蜷缩着蹲在客厅桌子下不出声,即使喊他也不出来。询问之下李女士得知,宝宝嚷着让做饭的爸爸陪他玩游戏,爸爸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看到桌子上的胶带了吗?再嚷嚷就把你嘴封上。”而此时宝宝已经在桌子底下躲了10分钟了。夫妻二人拿走了胶带,费了半天劲才将宝宝从桌底下哄出来。事后爸爸非常后悔。
很多家长用吓唬的方式管教过孩子习以为常,甚至不觉得这是一种恐吓。
在幼儿园中,当孩子调皮不守纪律时,也有老师拿出“唬人利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幼师坦言,她从事幼师工作3年,当孩子特别不听话甚至顶撞、攻击老师时,她也会失去耐性“吓唬”小朋友。“虽然我也觉得方法欠妥,但是吓唬简单直接,小朋友能很快地改正错误。”
记者对日常生活案例进行总结,发现有以下几种吓唬类型。
无中生有型:小黑屋、大马猴、妖怪。
角色扮演型:“午睡了别讲话,一会儿小二班的王老师(塑造出的“狠角色”)来了。”
威胁处罚型:“再哭晚上不让你吃饭了。”
对此心理专家周永梅表示,各种方式的吓唬,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不利于成长。“吓唬”是缺乏教育方法的表现,孩子做不好首先要和他们讲道理,也要尝试多种方法教育孩子做事,应从正面引导。
儿童教育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一方面要尽量运用普遍正确良好的方式,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并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可以试用所有孩子的,这就要父母在生活中多观察与思考。
好文推荐:
-
见闻:瑞士用喜剧治儿童自闭症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亲,当时4岁的小外甥被怀疑患上儿童自闭症。在陪同其看病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剧诱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帮助孩子更好成长!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
-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在现在这个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确实有点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会出现疾病的,如果是
-
儿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民都有儿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儿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会不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一些其他
-
儿童自卑的一些表现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其实也是存在特别大的影响的,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就应该很好的去关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