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IT从业者的心理健康走向
对于IT企业各阶层的员工而言,压力那么多,而主观感受的快乐却那么少。满怀激情地走出校园,就被湮没在“蚁族”群中,成为挣扎底层的“蚁民”;在城市中刚刚立足,卖PC为生,成为自轻自贱的“P民”;跻身白领,在多年疲于奔命的奋斗中,成为自我迷失的公司人,也就是IT“公民”。
IT公司的“公民”已经成为高危人群——《计算机世界》的调差显示:57%的“公民”最关心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缓解工作压力”;50.6%是“调适自己的心理健康”;31.7%是调适人际关系;31.7%是解决家庭压力。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有必要接受心理机构的辅导和治疗。
IT行业里有一种其他行业罕见的职业倦怠感,“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工作中无法找到乐趣,现在我是个老手了,压力比原来小了,可也没有了动力,像我这样的人也就只能混到这样了。我也想过跳槽、创业,但是我老了,跳不动了。”30出头的韩青显得暮气沉沉,他说他现在喜欢上了养花,摆弄那些花花草草比编代码有意思多了。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创业的梦想,韩青也曾经冲动过。但是,工作的枯燥磨平了他的热情,这个刚刚32岁的技术天才,甚至连槽也懒得跳。懒得跳槽、懒得拼命、懒得辞职、懒得结婚……IT公司白领中那种深深的职业倦怠感和枯竭感让我们感到震惊。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压力?需求?
IT业是一个特征鲜明的行业,其突出特点是知识密集、人才聚集、高智商者互相撞击。在这种环境里工作,既需要脑力的付出,也需要体力的付出。从人的需求层次来说,IT人往往处于需求的高层次。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在所有需求层次上均遭到挑战。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求,都对他们具有冲击性影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大量材料表明,中国IT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均存在未被满足状态,有些人则处在极端未满足状态。而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时间段的IT从业者面临着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情况却是普遍低下。高压的工作环境,造成了对需求的高要求,然后IT行业却只能提供极低的需求满足,这之间的落差就造成了IT从业者的强大心理挫折感,压力于是更加肆虐,从而带来焦虑、烦躁、空洞、无聊、倦怠等等负面情绪。
-
职场中人际交往的技巧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应该要学会一些礼仪,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职场中人际交际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为何投了简历没反应 注意这4个原因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需要工作,因为这样的话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经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乐趣之类的,
-
面试时如何加分 教你4个方法面试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给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数的呢?我们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是非常的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试时千万别出现这5种情况在面试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吗?在面试的时候也是有着非常大的讲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话,也会让自己失去这样的一个机会的,所以大家
-
职场新人犯8个错误毁掉前程作为一些刚刚工作的一些人员,那么在生活中的人还是应该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时不注意一些细节的,而且这样的话肯定会让自己失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