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职场攻略

促销广告:适当“挑衅” 勾起顾客消费欲望

促销广告:适当“挑衅” 勾起顾客消费欲望

偶尔挑衅一下,也许更能勾起某些顾客的消费欲望。

一个意思,两样说法

一个酒类品牌曾经在日常销售额差不多的3家专卖店打出3种促销POP:直接降价30%;原价给予50%折扣;买2送1。2个月后发现:“买2送1”店的销售额比其他两店高出35%。这说明,大多数顾客都比较喜欢贪图一点感觉上比较实在的小便宜,而对价格优惠和打折总有很多疑虑:质量有问题?价格虚高?等等,相比起来,还是“买2送1”看起来更加实惠和超值。

2008年,新闻纸制造成本大幅上涨,许多报纸被迫决定在2009年涨价。一些报社非常担心会因此影响订阅量,而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更是雪上加霜。年底,某都市晚报做了一个如下征订促销广告:

亲爱的读者:

从12月1日起(2008年)开始收订《××晚报》。遗憾的是,2009年的订户将不得不增加负担,全年订费为182.5元。在纸张涨价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报纸需要生存下去,我们别无选择。

而你们有办法,你们完全可以拒绝订阅《××晚报》将182.5元的订费用在自己急需的地方。《××晚报》一年的订费可以用来:

在本市市场上购买一辆9折新的普通自行车;

或在本市市场上购买20斤左右的猪肉;

或在本市市场上购买一件羊毛衫;

或在本市市场上购买一瓶好的品牌酒;

或在本市市场上购买一双皮鞋。

这样的“或者”还可以写上很多。

但任何一种“或者”只有一次享用,而您选择《××晚报》将能享用全年。

事情就是这样,亲爱的读者。

这则广告刊出后,订阅订户不降反升。在大多数报刊因大幅涨价面临失去大批读者的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同样的促销活动,仅因说法不同,效果就反差如此巨大。因此,促销广告的重点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其核心是,要能抓住消费者内心深处最感性、最关注的欲望和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