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职场攻略

裁员“幸存者”的典型心理

裁员“幸存者”的典型心理

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好像一夜间凭空冒出来许多剩余劳动力,到处都在喊人多,裁员的“大刀”也是满世界乱砍。由大跨国公司客客气气地请人走路,到著名的“联想模式”——20分钟内马上走人,中国企业正在酝酿或已经开始以各种各样方式的裁员。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幸存者因为保住了工作而欢欣庆幸,肯定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但事实标明并非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幸存者内心变得异常脆弱而敏感。最终决定裁员重组效果的是幸存者的表现,笔者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EAP工作,总结出裁员幸存者常见的七种典型症状和诊断预防措施,供同行参考。  

    1.伤感,某公司裁员风波刚刚平息,在公司内部网论坛上就出现了一篇题为《同事的你》的帖子,该帖模仿校园民谣《同桌的你》,引起了留任员工强烈的共鸣,一天之内员工跟贴达到500余条。
  
  2.内疚,吴丽和刘连是H公司行政部同事,在工作方面两人不分伯仲。在公司裁员风暴中,吴丽被裁员,原因是其他员工反映两人业绩都不错,但是吴丽很少参加员工组织的业余休闲娱乐活动,被指为缺乏团队精神。裁员后刘连通过吴丽的好友得知,吴丽业余时间要照料长期住院的亲人,经济压力很大。得知这一情况后,刘连十分内疚,甚至建议公司收回裁员决议。

 3.虚无  常玉是公司里的传奇人物,他的销售案例被列为了公司的营销典范。48岁的常玉在一次工作中因一笔不大的应收款没有收回,公司在结构性裁员中将他辞退了。此后,公司的另外两位元老也出现了工作消极,情绪低落的状况,用他们的话说是辛苦一辈子,到头来一场空,还不如公司早点将他们一起辞退,好回家抱孙子。


       4.不安,在某出口企业当小领导的胡欣最近天天失眠,因为经济环境不好,前几年还业绩突飞猛进的公司突然间每况愈下。最近,公司已经出台了多项为应对金融风暴而采取的节支措施,几位表现不佳的同事,早已经被公司裁员。胡欣几乎每天扳着手指算,这样的命运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己。

  5.期待,某公司在人力资源部裁员重组过程中,将人力资源部原有的绩效、薪资、招聘和培训四个中心撤销,绩效和培训权力上移至经理,招聘和薪资管理下放,四位主管降级为普通员工,同时增设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岗位,暂时空缺。重组后一段时间里员工工作都非常积极,坚持一段时间后,空缺的副经理岗位依旧无人接替,于是相继这三位前主管先后提出了辞职。

  6.不满,公司因公司业务重组,裁掉了部分业绩不佳的销售人员,裁员后发现有两位公司司龄5年以上销售业绩不错的骨干销售额出现了较大滑坡,但是销售业绩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通过调查得知,其中的两位在裁员前已经找好了新的工作单位,他们希望被裁员并获得公司数万元补偿金。公司了解情况后对他们做了安抚工组,并适当提高了骨干业务员的提成比例。  

    7.不适,某民营医院裁员后,行政部门统计发现,员工之间的扯皮事件多了三倍,公共区域一片狼藉,药房地上堆满了纸箱子,一位护士说:人手少了,可病人的麻烦事越来越多,她们找不到帮手来分担增加的工作量,因为人人都难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