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职场攻略

700公交驾驶员上“心理课”

700公交驾驶员上“心理课”

每天都要接触各式各样的乘客;常年累月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单调而重复的工作内容……
 

  据调查,有75%%的交通事故是受驾驶员心理素质影响的,而公交驾驶员的心理活动又关乎着乘客的安全。昨日,西安市公交二公司开展了驾驶员心理素质培训。这也是西安市首次对公交驾驶员进行心理素质培训。

  气质测试让管理者因“人”施教

  昨日,公交二公司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心理咨询教授申小莹给七百多驾驶员进行了两场心理素质培训。“‘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温暖的灯光在等待’,大家跟着我做手势。”上午9时,申小莹用哑语活动作为开场白,让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接着,驾驶员跟着节拍,每个人给前排就座的同事“拍背”,这样的放松运动再一次将现场气氛带入高潮……“你属于哪种气质?”驾驶员都拿到一份调查表,面对被调查的60个问题,第一反应得出的答案决定被调查者的气质类型,分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

  申小莹说,胆汁质的驾驶员动作干脆利落,但一旦发生变故,心理耐挫能力较差。“黏液质类型的驾驶员是交通事故发生率最小的人,驾车稳定,但自信心不足。”一位37路公交驾驶员听到教授这样的评价,连称“挺准的”。申小莹说,公司管理者应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每个驾驶员类型,因“人”施教。

  五种不良心理易影响安全行车

  申小莹还概括出常见的五种驾驶员不良心态反应。赌气心理:如超车时前车不让、被人甩了方向等,遇上这些就火冒三丈,殊不知“气是事故根,十赌九丧生”;负重心理:因家庭矛盾、本人工作不顺等导致驾驶员情绪低沉,手握方向盘,思想开小差,事故在所难免;急躁心理:遇不顺心的事,又急又躁,驾车如飞,这是安全行车的大敌;过瘾心理:换了新车和开上高档车头脑易发热,遇到较好路段油门一踩到底,而一遇紧急情况又措手不及;麻痹心理:在熟悉路段易放松警惕,岂不知这种心理可能导致车毁人亡。

  申小莹说,驾驶员要从自身做起,做到受辱而不怒、逢喜而不狂、见色而不惑、有悲而不伤、遇气而不乱等;管理者要强化管理意识,同时要注意给驾驶员做好经常性心理辅导。

  公交二公司党委工作部景部长表示,道路、环境、乘客的因素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加强驾驶员的“内功”。通过培训,使驾驶员们学会自我调节,正确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安全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