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求职女大学生的来信
我是到了10月中旬才开始做简历找工作的,在这之前一直是打算读研,但没有成功。我在Motorola工作的师姐告诉我简历就是简单的个人经历,不是个人自传,所以一页就足够了。
我的英文并不太好,而且还没见过英文简历,求了好几位师兄,才找到一份哈佛MBA的求职简历范本,我照葫芦画瓢做出了一份。接下来的两天,我又到图书馆看了一些关于求职经历、求职技巧的书,又给好几位已经工作了的师兄、师姐打电话,咨询了一下求职的有关事宜,也算有了一定的准备。我预料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我都要在不断的填写应聘登记表和等待面试的奔波劳累和无聊失望中度过。
坦白地说,我其实并不太喜欢北京,一直想到一个海滨城市工作,那里空气清新,阳光灿烂。现在却打算无论如何要留北京,原因很简单,男友在北京,他在清华上博,还有两年才毕业,我们都见过许多因为各在异乡的分分合合的故事,不希望埋没了这段感情。留北京就一定要争取到两样东西:系里的留京名额和北京的一家接受单位。
毕业留京工作的师兄师姐告诉我:留北京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就看你如何定位了。高薪和户口,究竟选择哪个?我现在还不清楚。从内心讲,我很希望进外企工作,一个月拿七八千的薪水,有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各种出国的大好机会(就像很多人一样。你想吗?),梦想着成为“白领阶层”的一员。可是像我这样学中文(虽说不算冷门专业,可也不是热门专业,撑死了也就比历史、哲学、考古好一点)的女生,又是外地人的四等公民是不可能鱼和熊掌都兼得的。既然如此我只好选择熊掌——户口了,因为如果没有户口,我便是个黑户,将来买房、结婚、生子都会困难重重,人到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总是很现实的。为了它,我只能牺牲其他。可当我看到同学们天南海北地寄简历,踌躇满志的样子时,却又常怀疑自己,这样值得吗?人生就是一场赌局,在摸牌的时候你不知道是否一定会赢,但你又必须去摸。
半个月之内,我参加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招聘会,现在的心情只有一千字:累!从11月20日开始,基本上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招聘会,举行校园招聘会的一般都是财大气粗的大公司、大企业,一家比一家牛,一家比一家脾气大。形式都差不多,一般是放一段公司的录像、人事经理讲话及同学提问几个程序。毕业生的心态都一样,不能错过任何机会,所以不管什么招聘会,几乎都是场场爆满,几百号人挤在勺园报告厅或电教报告厅里,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土鳖,空气浑浊得可以让人憋死。
来招聘的公司都很精明,为了吸引大伙,在宣传时都说,没有专业限制、没有性别限制、没有生源地限制,只要你是高素质就可以。大家当然都认为自己的素质是不错的,所以通常都会去参加,而且说不定真有伯乐能慧眼识英才,没准就有什么机会一下子从天而降了呢。后来发现高素质其实就是“专业+性别+生源地”的简称而已。大多数的人都和我一样,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管理、经济、英语照样是炙手可热,冷门专业(像我学的中文)照样无人问津。而且单位通常都是张大口,漫天要价,非硕士以上不要(我的朋友发牢骚说现在招饲养员也要硕士)、非党员不要、非北京生源不要、非男生不要、非英语六级不要……像我这样的学冷门专业的外地本科女生如果情商不好的话准会气得跳未名湖。
人在一次次碰壁以后,才会发现,其实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多少可怕的鸿沟,大四以前,都是踌躇满专的,大四的时候,都是壮志难酬的。每当我一次次从招聘会现场离开的时候,看到灯火阑珊,人去楼空,总会觉得心里一片空白。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找工作,原因很简单,就如葛优所说:“我得生存啊!”因为我必须生存,所以我要找工作。
总是很喜欢篡改《大话西游》中的一段话:曾经有很多机会在我的面前,可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对自己说:奋斗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职场中人际交往的技巧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大家应该要学会一些礼仪,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职场中人际交际的一些技巧,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
为何投了简历没反应 注意这4个原因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需要工作,因为这样的话也是代表自己的一些生活,而且经常工作也可以添加一些乐趣之类的,
-
面试时如何加分 教你4个方法面试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更好的给自己去添加一些分数的呢?我们都知道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是非常的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
面试时千万别出现这5种情况在面试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吗?在面试的时候也是有着非常大的讲究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话,也会让自己失去这样的一个机会的,所以大家
-
职场新人犯8个错误毁掉前程作为一些刚刚工作的一些人员,那么在生活中的人还是应该要多注意,如果是平时不注意一些细节的,而且这样的话肯定会让自己失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