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梦吗?什么是“清晰梦”

你会做梦吗?什么是“清晰梦”

做过梦吗?做完梦醒来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做的什么梦?梦境多是精彩纷呈绚烂多姿的,有的人可以完全还原梦境,有的人只记得梦境的支离破碎的片断,有的甚至完全记不大清。为什么会这样?

人在睡眠时,有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一种是脑和身体都休息的状态(即REM睡眠),另外一种是脑清醒但身体休息的状态(即NONE-REM睡眠)。人主要在脑清醒的睡眠状态下做梦(但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在脑休息的状态下,人也会做梦)。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会把愿望埋藏在内心深处。处于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愿望。而当人入睡后,意识的控制就放松了,内心深处的愿望会影像化,于是便形成了梦。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虽然意识的控制放松了,但并非完全失去控制。当梦中的内容过度刺激意识时,这些内容会被埋藏进内心深处。这就是我们醒来后回忆不起来的梦。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做梦。说是没有做梦,其实是想不起来了。一个人平均每天要做4~5个梦,照这么计算每年大约要做1300个梦,而一辈子大约要做10万个梦。

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我们会主动忘记。这叫做自我保护。也就是说,从不做梦的人,也可以说他们天天都在做噩梦,只是醒来后都不记得罢了。

关于梦的成因众说纷纭,其中不乏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比如,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会在梦中得偿所愿,使人产生一种实现愿望的满足感,从而缓解欲求不满的现状。如果愿望一直被压抑在内心深处,会给人造成紧张的情绪。因此,可以说做梦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实际上,如果做梦时受到打扰,人容易形成攻击性性格,或者出现不稳定情绪。此外,还有的学者认为,梦可以将人在清醒时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区分出“必要的信息”和“不必要的信息”,然后按照需要将其存储在大脑中。

人所做的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时烦恼的事情。在梦中,问题经常都会得到解决。据说,有位数学家曾被为一道难题所困,但某一天在睡梦之中就将它解开了。此外,梦还能为体内的危险发出警报。据报道,曾经有一位心脏病患者,在他出现自觉症状前的某天夜里,他做了一个胸口绞痛的梦。从上述事例中,我们至少能总结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做梦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不仅人类会做梦,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也会做梦。养狗的人可能都遇到过爱犬做梦的情况,它们睡觉时嘴里还会发出呜呜的鸣叫声。可能是睡前没有吃饱,睡觉时梦见一大块肉骨头摆在眼前。做这样的梦可以让它的情绪稳定下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不要大叫它,让它继续静静地睡就好了。

晚上睡觉时,如果做了梦,一般当时都觉察不到。只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才会意识到。不过,有时,我们在做梦时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这就叫做“清晰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科学家称,人在睡眠时,如果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半清醒的状态,就会做“清晰梦”。科学家还说,经常做“清晰梦”的人非常少。不过,如果普通人进行正确的训练,也能做“清晰梦”。

“清晰梦”可以让你在梦境中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多做“清晰梦”的人,都感觉幸福感和满足感,那么平时大家应该如何训练自己做“清晰梦”呢?大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或记日记的方法,对自己说:“我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或者把梦境内容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