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爱情婚姻

一见钟情可靠吗?

一见钟情可靠吗?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对方的某一方面在某个适当的时间,又在某个适当的环境下,符合了自己的审美观。主要是外表和气质上在某一瞬间吸引了自己。而在这一瞬间,对方的思想、性情、性格等诸多方面往往被人忽视。觉得对方像“天仙”一样,越是被对方的某种气质所迷住,越是不在乎对方其他方面的人格特征,感觉对方样样都合自己的心意。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特别是女孩子很容易把一见钟情神圣化,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美感共鸣状态,产生“踏破铁鞋无觅处”、“有缘千里来相会”的惊喜。

而当热恋的那股火苗渐渐消失的时候,对方的缺点也慢慢浮现了出来,脾气不好啦、腿有点粗啦、思想有点幼稚啦,等等,越想越觉得偏离了自己真正的需求,甚至被自己所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常有发生,所以有人常说彼此是“因为不了解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分手。”

一见钟情是个很浪漫的词,但在它的背后往往带有某种欺骗的色彩。

回头再想想,当初究竟是为什么觉得他(她)好的呢?是因为他(她)头上的“光环”对你使了“障眼法”。

心理学家戴恩·伯恩斯曾经做过一项试验,给参加试验的人一些人物相片,这些相片被认为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种,让试验者评定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感等等。结果,几乎在所有的特征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了最高的评价。仅仅因为长得漂亮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积极肯定的品质。

在生活中,类似这种的“无法相信”的现象所反映的就是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觉得他外表形象好,就认为他是好人,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继而“爱屋及乌”地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也是好东西、他的朋友也是好人,他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初次见面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那么,为什么受到光环效应影响的一见钟情往往又令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了呢?一方面因为光环下隐藏的其他缺陷并不突出,另一方面因为对方可以接纳或已经习惯被隐藏的缺陷。倘若这两方面都不成立,那么恋人间的一见钟情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我们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特别是对恋人一见钟情的女人们,很容易在识人上犯错误,大概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最愚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