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自私心理?
生活条件的富裕,现在很多家庭中的孩子,要么是家里的“小皇帝”,要么是家里的“小公主”,由于家里人过于宠溺娇惯,逐渐养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在此小编提醒各位家长,把爱、关心与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时,也要防止孩子的自私心理潜滋暗长。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心理要健康发展,需要拥有一个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需要有以身作则的父母。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这充分说明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教育孩子诚实,家长应该首先做到诚实守信。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宋庆龄女士也曾经说过:“成年人之间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大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学会了欺骗……因此,父母要以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影响孩子、引导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有高尚品质的人。强调“身教”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可以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正处于从本能走向自觉的阶段,是人的心理和性格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为幼儿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今后的心理和性格的造就,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
有的家长一见家中的“小皇帝”发脾气,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顺从孩子。孩子要吃什么,父母就做什么,孩子要什么,父母就买什么,孩子想要高档的玩具,父母一概满足其要求。父母在这种百般呵护下,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要求,动辄发脾气,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
当孩子出现自私心理时,家长应如何应对?
(1)切莫把孩子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是间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自己独自享用,而足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则常常想到自己应该帮助父母干点什么,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
(2)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也不可以百依百顺。
(3)家长也可以用一些优秀的寓言故事来教育孩子。受幼儿年龄,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经验的影响,孩子对直接的言传身教或许理会不了,但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可以根据寓言故事中的榜样在调节自己的行为。家长可以给孩子讲-孑L融让梨”的故事,让孩子懂得谦让的美德。
总之,孩子的心灵是一片至真至善至美的沃土,父母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观念,会播种出什么样品德的果实。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成长模仿的对象与榜样。要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团结、协作、关心、帮助他人。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