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疏远父母的原因
孩子小时候总是要比长大后更加依赖自己的父母。小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和父母分享,而长大之后就会慢慢的变得拥有很多秘密,渐渐疏远了父母。
和谢老师认识的时候,他是一名小学老师,驻扎在边远山区,而彼时我是一个辅导老师,孩子们亲切的叫我姐姐,和谢老师认识的有些离奇,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我想不会有之后的联系,也就不会听到那些留守孩子的故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孩子和父母必然有太多的联系,是在哪里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孩子的母亲破腹产下孩子,孩子一直没有哭泣,因为孩子的母亲还在手术台上没出来,当孩子的母亲来到孩子的病房,刚一推门,孩子就哇哇的哭了起来,可见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交付。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必定是终身相连的,不管父母多么的混蛋,孩子都把父母当作天,当作山,天塌了,山崩了,孩子便充当了孩子的山和天,如此循环,便有了一个家族的一代又一代,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于是父母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了孩子,依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家族关系,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也就这样形成了。留守儿童不缺吃不缺喝,因为父母在外务工,可以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怎么也满足不了孩子的心灵健康。他们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也没健康的亲子关系,逐渐产生了溃烂的社会关系。
依恋父母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的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孩子这一生的成长都系于父母,父亲教会孩子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母亲教会孩子女人的温良贤淑,可是远离孩子的父母,何时教会孩子这些?难道是孩子已经把男人的担当和责任都变成抽烟喝酒来麻醉自己的时候?难道是孩子已经变成一个野孩子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孩子依恋的肩膀,与人打架,父母没有给予孩子坚实的港湾,于是孩子逐渐变得胆小怕事;作业不会,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作业辅导,老师对孩子不完成的作业经常批评,于是孩子开始厌学,甚至逃学;与人争执,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疏导,于是孩子对谁都产生了敌意……慢慢不与人交往,对谁都产生敌意,甚至到处搞破坏。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在,父母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呢?孩子尽到养老的义务,如果说父母给孩子钱是对孩子的赡养义务,那么父母老的时候,孩子自然会说给钱给父母就尽到赡养义务了,因为那一层亲情关系大概只剩下一丝丝血缘来维系,没有一丁点人情的味道。
你找的监护人敢管你的孩子吗?
父母在外,大多数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也有一部分留给了亲朋好友,爷爷奶奶的教育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现在的儿童怎么去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呢?现在的儿童能够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吗?孩子接受不了,姑且不说接受不了,大多数爷爷奶奶是心疼自己的孙子,于是心疼的连作业都可以不完成,心疼是一类,还有一类是没有正确的疏导方式,比如给孙儿一颗糖,连忙说,"孩子,你藏着吃,等哈邻居家的小胖看到了,你就吃不到了。"分享分享,自小就没有这些意识。
爷爷奶奶也不敢管孩子,孩子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的,与自己相差了一代人,管严了,谁保的准父母没意见,一次一次的不敢管,一次一次的心疼,等到孩子真正叛逆的时候,爷爷奶奶想管,可是已经管不下来了。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老师关心成绩好的学生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于是成绩好的学生成绩更好,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本来在家就缺乏父亲和母亲的爱,在学校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于是孩子开始自暴自弃,总觉得是被全世界都抛弃了,而留守儿童相对本来就特殊一些,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于是留守儿童的心里产生了对社会的抵触情绪。可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吗?思想道德呢?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染出了花花绿绿的社会人,他们出入在学校的周围,特别是一些叛逆的青少年,隐藏在学校周围,寻寻找找,寻到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把这些孩子也带入到社会大染缸去,于是还是小学的孩子已经在社会上呼五喝六,在学校充老大,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毫无存在感的孩子找到了存在感,走上了这条路,没有父母的及时劝解和开导,孩子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最终误入歧途。
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从小没人管教的日子,让留守儿童养成了做什么都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什么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反正也没人管,反正也没人重视,长期的自我性子导致了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爷爷奶奶小的时候总是娇宠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想干嘛就干嘛,自然也是受不到约束的,自我控制能力极差的孩子很容易就走上其他的路,极具诱惑的社会大环境自然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
留守儿童自小的心里不健康,导致在慢慢踏上社会的途中,做事战战兢兢,胆小怕事,没有自我约束能力……于是,长大了,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缺乏的亲情导致和亲人越离越远,不健全的亲子关系导致孩子越来越不爱自己的父母,对于父母除了金钱的赡养责任,没有一丝丝爱和人情,于是很多孩子长大后选择远嫁他乡,选择远离父母。
在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疏远父母,更何况一年都见不了父母几次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心里,很大程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父母并不在乎自己,否则不会丢下自己不管。这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病,也是留守儿童疏远父母的起因。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