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正视优点和缺点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正视优点和缺点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一句“别人家的孩子”不知道道出多少人的童年心酸。然而,更让人心酸的是曾经饱尝“别人家的孩子”的心酸的年轻父母又把这个心酸带给了新的一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真心欣赏别人所长的同时,也欣赏我们自己的特点。无论怎样,孩子永远是父母最珍贵的宝贝。一定不要总是拿孩子跟这个比舞蹈、跟那个比写字,让孩子感觉自己永远都不如别人好。父母要跟据孩子的特点,尽可能地设置好学习的“高度”,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够得到。

正视优点和缺点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1、 发挥长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2、不要指责被嫉妒对象

有时孩子会嫉妒别的孩子拿了什么奖,受了老师表扬,穿了件很漂亮的衣裳。这时,建议家长不要说别的孩子“没什么了不起”之类的话语,因为这样会进一步纵容自己孩子的嫉妒心,还容易形成与别的孩子敌对的心理。

比较合理的方法是,既承认别的孩子的好,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懂得大家都有自己的优势,缓解嫉妒的心理,还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多赏识赞扬 少批评指责

孩子其实是很脆弱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这颗脆弱的心承载太多的来自父母的负面语言,将会碎裂成无数的自卑因素,刺伤自己。谁也不喜欢总是受父母的数落、指责。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抓住无关大局的小缺点大做文章。当然表扬也有方法,有也度,全看家长去把握了。

4、放低标准 给孩子减压

家长不要总盯住分数不放,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因为孩子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一时的退步不等于以后不进步,也许孩子的起跑点比较低,但能说终点站他一定落后于别人吗?所以,家长要从长计,不要把目光锁定在眼前,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无缺,孩子不可能样样出色。不能抱有买彩票的心理,赢了再赢是不可能的,要淡化自己的分数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拿孩子与其他人对比,以伤孩子的自尊。

找到孩子长处、优点,帮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在设置人生目标时往往空幻的色彩大于现实的能力,而虚无缥渺的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尽管付出了超过别人千百倍的汗水,也难得体验成功者的喜悦。自然,就有一种挫败感,久而久之,自卑是难免的。高估和低估自己的创造水平都不利于成长。“我无所不能”的人常常是一无所能,“我什么也不行”的人是自己在打败自己,只有正确评价自己的人才能发挥出真正的自我价值。

5、同情理解孩子

在孩子难过的时候,家长要表现出同情和理解,并帮孩子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家长的理解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在玩,自己却要学习,孩子会嫉妒别的孩子。这时家长要和孩子交谈,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然后再告诉他可以用快乐的心境去学习,那样也同样有很多乐趣。父母可以帮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与其站在阴影里仰望别人,不如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