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拥有多少朋友吗
现在网络是我们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互动方式。这样的真实与虚拟交织的世界--构成了当今的社会。我们的涉交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社区中,经常提及“好友”这个词汇。比如网络活动,聚会和商业拓展。人们在现实社会里或在虚拟网络中拥有好多好多的“好友”。
是不是说来都是慷慨激昂,却又都是毫无意义?或是现实中人们的交往是为了带来真正有益的帮助?是否我们有能力去处理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爱人之间,同事之间,发小之间以及一般熟人之间--这些都是源于我们有个大的脑容量吗?
这个回答,至少由英国人类和生物进化学家罗宾·邓巴来说是“正确的”。
但是这也得有个度。
邓巴确信一点:交往中首要准则是控制朋友的数量。在他的所著的《一个人需要几个朋友》一书中,他主张人们在特定时间中应当维持150人左右的朋友关系。这样做是因为“大脑新皮层容量直接导致的一个限制,同时,这也是人类所能够维持较亲密关系的族群上限。”邓巴解释说他所说的150这个数量是“那些与你有密切联系的人们,那些互为信任,互为帮助的那群人”。
邓巴主张这个量化的数字并非确定。事实上,它在对应现实世界的网络社交平台中的研究过程中几经变化。他的研究得到了诸如脸书公司的协助--根据这个社交平台官方的数据,平均一个用户的“好友”数量是130人。
邓巴甚至因此断言那些声称自己有超过150个真正好友的人是“可疑的”,因为那样的一个朋友关系网,其中的好友间的质量会因为它的增长而降低。
我们理论上150个人的朋友圈关非是一个单一族群的社交圈,邓巴为此作出解释,这是由四个层次的群体或者称之“熟人圈子”所组成:它由一个其中内含3个有亲戚关系的,每人又有5个亲密无间的密友组成的圈子,然后是15组这样的小社交圈组成50到150人的大社交圈。每一个社交图随着其中好友的增加,他们之间的情感亲密度会下降。
对自身有帮助的观念会影响这个150人圈子的好友变化。心理学家马克·弗农,《友谊的人生观》一书的作者,主张每个人都该做个对他朋友有帮助的人,但是当感觉到朋友在利用你时,友情关系就立即下降了。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觉得我们的身边朋友面天下,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大多时候,无论现实世界还是在网上,可能只是在瞎说,或者只是想引人注目罢了。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