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堤时期的心理问题很可能影响一生
专家指出:少年时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迁移到中年,生活中患有情绪失调、适应不良的青少年百分比首次超过抑郁症和焦虑症,成为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专家指出,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迁移到他的中年时期。这次心理调查分10个项目,包括人际关系紧张、适应性不良、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具体化、心理不平衡、强迫倾向等调查的学生有274人,教师245人,家长89人。这些学生、教师、家长是随机在河南、河北等省近70所学校选取的。
专家的调查统计显示,61%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情绪不良,55%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适应不良。原来一直排在青少年心理不健康因素首位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在这次调查中仅排在第三、四位,最高的比率不超过48%。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王教授解释说,除了整个社会竞争环境的加剧给青少年的情绪造成一定的紊乱和适应的无所适从外,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则成为影响学生、家长和教师情绪的主要原因。他认为,要解除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情绪失调和适应不良,必须要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尤其是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另外,他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良倾向,即知识化、德育化、医学化和形式化。他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心理调节技能的传授,而不是知识的传递。他对德育化和医学化两个不良倾向做了特别解释,“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实际上学生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是两回事。”
为什么说学校的健康教育存在医学化倾向呢?王教授解释说:“在中小学生中,其实许多问题根本不需要咨询,要相信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他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区别还在于,心理咨询面对的是个别学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最后他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千万不能走形式,要加强心理培训和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教材编写。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