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讲述:心情不好导致的癔症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心情不好都可能得上怪病,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些心情不好得上的怪病,这种怪病是有名字的,叫做癔症,希望广大的读者朋友提起注意,说话批评注意分寸。
挨了批评 不断抽搐
10岁的东东平时娇生惯养,一次因为考试没考好,挨了妈妈批评后往地上一坐,两眼眨动,四肢就抽动起来。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和脑CT扫描,并未发现异常。在后来住院期间没有再出现抽动,医生诊断为“癔症”,随后通知第二天出院,当天晚上,东东又开始四肢抽动,两眼发直。医生给他推注了20毫升的生理盐水并告诉他这是特效药后,东东立刻停止了抽动,一会儿就和医护人员说说笑笑的。
不明原因的晕厥
4岁半的珍珍,早上和妈妈说“我只能说两句话了”随后就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两眼呆滞,无论怎么喊也不回答。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包括脑电图检查,一切正常,住院期间一会儿说胸闷,一会又晕了过去,最后考虑为“心因性疾病”。经暗示心理治疗,逐步恢复正常。
无缘无故不能行走
对7岁的成成,家人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一天放学回来后他要吃饺子,奶奶说今天的饭已经弄好了,明天再说吧,并说这孩子怎么这么磨人啊。晚饭后成成就说两腿无力,不能走路了。到医院检查后一切正常,用药后病情也不见好转。一天,他和护士长聊天,问护士长给他用的是什么药,护士长灵机一动说是治疗他这个病的特效药。成成信以为真,没几天就完全好了。
癔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孩子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心理有障碍后不能很好疏通,就会通过躯体表现,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抽搐、肚子痛、肢体不舒适……儿童癔病多见于5~10岁的女孩,多是因家庭不和、父母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和暗示性较强的性格。患儿受到某些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发病。发作形式以情感爆发、躺地打滚、哭闹或抽搐等,以引起关注。每次发作后要求便得到满足,从而反复出现类似发作。儿童癔病症状易变化,易受暗示,发病突然,消失也快。
所以我们需要和孩子平时做好沟通,和他讲明事理,这样才能减少癔症的发生。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