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让孩子变成自闭症儿童的可能性更大
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对身心的成长很是不利,那么如果过分的迁就孩子,爱孩子就可能造成孩子的自闭症,这是因为一切为孩子准备好,孩子没有了任何的需求,进而让语言功能丧失。
例如,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将手指向一物品,就立即拿给他,甚至孩子的目光落到哪儿,家长就立即将东西拿过来,这样其实抑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长。1到2岁之间的孩子是语言形成的最好时机,最渴望得到启发式教育,家长应想尽办法刺激孩子的语言。
正确的处理办法应是,当孩子将手伸向某件东西时,应告诉他所指的东西是什么,再问他要这个干什么,多给孩子一些语言的刺激,甚至是交流,孩子的语言天赋才能被激活。
过分满足孩子,使孩子既不需要动手,也不需要动口,慢慢孩子会感觉什么都不必做,不用说话就能满足需求,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就会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对于一个1到2岁的孩子,反复对他说一个词两三遍,孩子可能就会说出这个词;而对于一个患上自闭症的孩子,需要向他重复说千遍甚至万遍以上,孩子才有可能张口说出这个词。
专家点评: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但爱得过度就变成了溺爱,溺爱和放任一样,对孩子的健康都是有害的。那么,溺爱有哪些表现呢?
1、家长屈从于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没有原则,没有要求。
2、包办孩子的一切,过度照顾,本来孩子自己可以做的或应该做的也不让孩子做。
3、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过分优越,甚至超过了家庭正常的经济能力。
4、不给孩子接触困难和艰苦环境的机会,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5、常当众夸耀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处处为孩子的缺点辩解。另外,家长还应该认识到,虽然,被溺爱的孩子可能身体健康、聪明伶俐。但这些孩子的非智力素质却存在缺陷,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不能与人平等相处、性格软弱等,这必然影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这些孩子长大后,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竞争环境,还有可能产生行为问题。
好文推荐: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