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心理专家:3至5岁儿童易患选择性缄默症

心理专家:3至5岁儿童易患选择性缄默症

宝宝平时在家里可是调皮好动得很呐,但是只要一出门就表现得特内向。幼儿园老师跟她说话,她总是不回答,只是看着老师点点头或者摇摇头。这是怎么回事,为啥孩子会反差这么大?24日,南京市心理专家表示,很多宝宝都会或多或少有“选择性缄默症”。

怪事:孩子上幼儿园后,一学期没说话

奥体艺术幼儿园园长徐宁芳告诉记者,她遇到过一个孩子,足足有一个学期都没有开口说话。4岁的洋洋(化名)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平时工作都很忙。回到家后,两口子都忙着备课,和孩子的交流并不是很多。不过在洋洋妈妈的眼里,孩子有点调皮,在家里也喜欢问东问西的。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洋洋就“哑”了,任凭老师怎么逗和开导,他都只会摇头和点头,想让他说句话比登天还难。就在学期末了,快放寒假的时候,洋洋突然开口说话了,这让老师们十分激动,他们甚至互相传播这件好事情:“小一班的洋洋今天终于讲话了,真不容易啊。”

专家:孩子失去安全感,不知所措

专家说,患“选择性缄默失调症”的儿童一般是3至5岁,实质是孩子出现了社会适应困难,而不是语言本身出现了障碍。

出现选择性沉默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孩子很敏感,去幼儿园突然打乱了他原来熟悉的生活程序,新的生活程序和原来的又天差地别,这让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另外,孩子从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他们无法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安全感,不知道如何和周围的人相处。最后一个原因是,孩子在家是众星捧月般被呵护和照顾着的,到了幼儿园,不再是惟我独尊,要和其他的小朋友共同使用玩具等,老师也不会对他特别关注,宝宝能敏感地察觉到各种“待遇”上的差异,从而产生挫折感,并通过情绪反映出来,出现选择性缄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