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父母要学会放开孩子的手
当孩子离开自己身边,父母产生担心与焦虑,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这是完全正常的,甚至这种恐惧本身就是父母之爱的一部分。心理专家姬雪松指出:“养育和保护后代的本能,是这种恐惧的基本成因;父母将自己对危险的理解传递给子女,渴望孩子能够从这些经验中得到借鉴,降低他们的成长成本。”
敢让孩子独自度假吗?没错,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考虑孩子的能力以及评估危险的程度,既成功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又不过度保护。不妨就在这个暑期,逐渐学会放开牵着孩子的手。
去海边度假,去参加夏令营,去远方的姑姑家……暑期还未到,孩子们就已经在想各种各样的计划了——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我们也有这么长的假期就好了……那么,敢放孩子独自出去度假吗?
37岁的Tracy承认自己在面对孩子第一次去夏令营的时候,就需要很大勇气克服这种恐惧:“在出发前,我就像个老喜鹊一样,没完没了地叮嘱她需要注意的事情。她才12岁,又从没一个人出过远门!后来她的小脸越拉越长,不耐烦地冲我大喊‘我——知——道——了——’”。有趣的是,Tracy自己在11岁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那个担心,那个紧张,跟我今天对女儿的态度完全一样!”
父母的恐惧是正常的
当孩子离开自己身边,父母产生担心与焦虑,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这是完全正常的,甚至这种恐惧本身就是父母之爱的一部分。心理专家姬雪松指出:“养育和保护后代的本能,是这种恐惧的基本成因;父母将自己对危险的理解传递给子女,渴望孩子能够从这些经验中得到借鉴,降低他们的成长成本。”
而理智的恐惧的确能够保护我们的下一代。回想一下,谁又不是从父母紧张的表情和提高的音调里,学会了不能爬窗台、不能把手指放到插座里呢?
孩子要成长,父母也要成长
孩子们总是在不断成长——10岁的孩子想和同学一起去动物园,到了16岁,他就希望能和朋友们去郊外野营。面对孩子这些不断升级的要求,父母当然担心了。特别是假期里,孩子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做更多平日里不能做的事情,那危险自然就更多了。
在危险面前,父母常常低估自己孩子的能力。“生活,就是逃脱父母控制的愿望表达。”法国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强调,“真正的危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我们要根据孩子年龄的变化来具体考量危险的程度,但也要逐渐学会放开牵着孩子的手。”
姬雪松补充说:“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同样在成长。尽管内容不同,但是双方同样面临着相同的主题——对孩子而言,他们要去熟悉一个生疏的世界;对父母而言,他们要学习如何面对一个逐渐长大的孩子。”
保护,但不过度
孩子的成长是个恒长的反复过程。早在1946年,英国心理学家约翰·波比的研究表明:年轻人是从父母建立的“安全基础”上开始认识世界;他们逃脱——回归——再次逃脱;并由此慢慢长大。
对于孩子来说,离开父母的时候,总是证明自己新本事的最佳时机。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不也这样吗?十多岁时,在冲入海浪之后会回到沙滩上向父母骄傲地讲述奇遇;等到十六七岁青春来临,就假装不在乎大人的意见,躲在“自己人”才知道的秘密地点玩到半夜,然后在第二天一早懒洋洋地讲几个趣闻……那时候,父母越担心,我们越得意。
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今天的我们也为人父母。我们需要考虑孩子的能力以及评估危险的程度,既成功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又不过度保护。比如:11岁的孩子可以和伙伴在帐篷里过夜,但要在居住小区的花园里;17岁的孩子可以外出旅游几天,但必须和父母认识的伙伴,而且必须遵守预定的路线。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