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方法也会遗传吗?
家庭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观念、行为方式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超过我们对自己的理性认识。有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在自己原来生活的家庭中所受的养育方式和她们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一个从小被母亲宠爱、宽容的女孩,长大后也会宠爱、宽容自己的子女;而一个在动不动就被责骂挨打、遭受惩罚的严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女孩,长大后更容易对自己的孩子采取同样严厉的态度。
所以,尽管你理智上想做一个不同于自己母亲的人,但还是被那些早已渗透在你潜意识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主导,再加上个性的某些遗传和现实的压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那个自己并不喜欢的母亲形象。
如果这样的继续,你害怕自己的女儿会像自己一样形成个性弱点的担忧也可能成为现实。要想让孩子不重复自己的命运,唯有改变自己。许多父母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教养错误,而你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一种良好的开始。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努力,相信你就不会重蹈母亲的覆辙。
1.克服潜移默化的思维定势
在你的潜意识里,可能有一种惯性思维,即做错事情就要被责罚,所以当女儿做错事时,你会不自觉地用打骂来责罚她。现在你要告诉自己,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何况是孩子,犯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大大小小的绊脚石,小错应当宽容,大错可以指正。有意识地用这样的理性思维来对待孩子的犯错,慢慢就可以克服过去的思维定势,做到心平气和地为孩子纠错。
2.改变发泄怒气的习惯性方式
许多时候,父母责骂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真的犯了错,而是父母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要改变对孩子的粗暴态度,重要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发泄怒气的习惯性方式。当你想表达愤怒时,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很生气,妈妈不喜欢你这样。”这种方式是你在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更容易接受。也可以用延时发泄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即愤怒时告诉自己等一等再说,气头一过,话再出口,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3.学会跟孩子认错
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还是忍不住对孩子发了火,那么最好事后向孩子道歉,告诉***妈态度不够好,请她原谅。道歉几次之后,相信自尊心很强的你会更容易记住自己的错误,也就不容易再犯。
4.争取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可以和丈夫认真地谈一次你的心理症结,取得他的理解,希望他能支持你改变自己。比如让他分担一些家务,以减轻你的压力;当你习惯性要对孩子发脾气时,善意地提醒你,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你;当你觉得身心疲倦时,给你温暖的拥抱,或带你外出就餐、散步等。
首先以自身当母亲的体验,谅解母亲的性格弱点。其次,不要期望母亲在这个年龄还能主动改变,只有自己先改变,才能换取母女相处模式的转变。比如,她责骂你的时候,不要顶撞,而是告诉她:“你这么说,我很伤心难过。”日常处理和母亲相关的事情时,主动征求她的意见;和母亲发生冲突时,要学会主动道歉。当你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应对态度后,她也一定会随之调整自己的态度。
相信在改善母女关系的过程中,你会更深地体会到如何当一个好母亲、好女儿,让自己的人生更趋完善。
相关文章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