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家长注意:你要"漠视"孩子的"粗话"

家长注意:你要"漠视"孩子的"粗话"

 孩子讲粗话一定是从哪里学到的,我们应从孩子所处的环境出发,寻找“粗话”的源头。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机会最多,我们的语言习惯也很容易影响到孩子。身为父母,我们应该首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说“粗话”的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

 
妈妈给4岁的暖暖穿鞋子,暖暖突然说了一句:“你弄疼我的脚了,坏妈妈!“妈妈先是一愣,然后马上意识到暖暖已经进入语言敏感期了。她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说:“鞋子穿好了,我们可以出去了。“看到妈妈对她的咒骂没有反应,暖暖似乎不太甘心,她继续重复道:“坏妈妈!坏妈妈!“妈妈就像没有听到暖暖的话一样,牵起暖暖的手往外走。暖暖忍不住了,站到妈妈面前说:“我在说坏妈妈呢!”
 
妈妈依旧平静地说:“妈妈听到了,我们去超市吧。”看到妈妈一直都没有什么反应,暖暖觉得这个游戏不怎么好玩,于是就放弃了。
 
当孩子喜欢说诅咒的话时,我们可以像这位妈妈一样进行冷处理。当孩子发现这些话不能引起父母的反应时,就会觉得无趣,自然就不喜欢说了。
 
自我反省,寻找粗话的源头
 
孩子讲粗话一定是从哪里学到的,我们应从孩子所处的环境出发,寻找“粗话”的源头。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机会最多,我们的语言习惯也很容易影响到孩子。身为父母,我们应该首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说“粗话”的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
 
试着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孩子
 
当孩子说“粗话”的时候,我们除了尽量漠视孩子的诅咒之外,还可以尝试用良好的语言去回应孩子。
 
例如,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可能会说“臭爸爸”,这时爸爸可以回应一句:“我不是臭爸爸,是香爸爸,就像你一样香喷喷的!”这时孩子就有机会去重复新的、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