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孩子逆反心理越严重
一项针对北京680个中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家庭里,95%的孩子成了优等生,基本没有后进生(即“差生”——编者注);家庭教育不当的家庭里,孩子成为后进生的比例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里,2/3的孩子是中等生。可见,多数情况下,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的成绩是成正比的。
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这一论断令不少网友感到意外。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这个结论出自福建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调查样本涉及福建省9个地市762名幼儿、2033名在校小学生、1815名在校初中生和1481名在校高中生。这项调查发现,四成中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两成学龄前儿童有违纪倾向等,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我们的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近日,调查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专家教授,在接受记者记者采访时澄清:“对孩子的伤害80%来自家庭而不是社会”的结论并非出自本次调查,而是其他相关调查的一个结论。但他同时表示,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确实是因家庭教育不当所致,这个影响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
记者: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不少家长觉得学校肩负着更大责任,学校教育的作用大于家庭教育。您觉得呢?
专家: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孩子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很大,但这不是说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就没用了。如果没有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成果很容易被抵消,甚至被瓦解。
比如学校教育孩子“要合作,要良性竞争”,但孩子回到家,很多家长会说: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自私的,有好处就要争,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这样一来,学校教的东西对学生还有什么用?
记者:但一些家长会抱着“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暂时性的家庭教育不当没关系。
专家:一项针对北京680个中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发现,在家庭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家庭里,95%的孩子成了优等生,基本没有后进生(即“差生”——编者注);家庭教育不当的家庭里,孩子成为后进生的比例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里,2/3的孩子是中等生。可见,多数情况下,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的成绩是成正比的。
另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不同,前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后者更多是教孩子如何成才。如果家庭教育不当,连基本的做人都不会,如何成才?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好的习惯、性格的形成,也都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实现的,想要之后再去矫正,往往来不及了。
现在家长总说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的问题。我们接触的很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排名非常清楚,但孩子的心理状况怎么样,同学关系如何,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如今,我们经常遇到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很多家长到那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后悔,说:“只要孩子平安,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记者:报告中指出,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为忽视型、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孩子比较任性,太民主其实就是溺爱。您觉得呢?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