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适度的恐惧让孩子心理更健康

适度的恐惧让孩子心理更健康

儿童在成长中需要心理健康,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有时也需要一些必要的、健全的惧怕心理,这样孩子才能在一言一行中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

当一个孩子经常听到家长嘱咐他“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否则容易将细菌吃入造成疾病,遭受痛苦”,那么这个孩子就对细菌和疾病产生反感,由于害怕患病而平日十分注意卫生。

另外也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太明确学习目的,但由于害怕家长批评、同学笑话、升不了班等原因,而认真地努力学习。

相反,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就会表现得松松垮垮、温不经心,对自己缺乏要求,对什么事都无所谓,没有荣誉感和羞耻感,没有责任心,这样的孩子很难会有所作为。可见,一些必要的惧怕感对正在成长而又心理极不成熟的儿童来说是多么必要。

这种健全的惧怕感要从小培养,但是,家长们要善于掌握增加惧怕的“度”,既使之成为进步的动力,又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恐惧,影响其身心发育。

好文推荐:

你什么地方最吸引异性  >>>

破译妻子的“路怒症”密码 >>>

心理学扫描“光棍儿”的说法  >>>

巴菲特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

世界末日时你会放弃什么呢 >>>

男人为什么都害怕戴绿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