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考生走出心理误区
610分,一本落榜,二本一志愿也落榜。山东理科考生王小飞及其家人,最近一段时间限入极度失落、郁闷中……
王小飞的爸爸介绍说,孩子今年高考成绩不错,没想到本科一批一志愿落榜,原本认为能上个好二本,岂料本科二批一志愿上海海关学院的提档线竟是611分,得知这一结果,孩子几天无精打采。
“填报征集志愿,我们简直不敢动笔了!”山东考生家长许先生这样对记者讲。孩子理科600分的高考成绩二本一志愿又落选,全家人陷入了极度的苦闷。
类似的情况每年高考后都会出现,由于志愿填报不理想导致高分考生进入不了理想的院校,有的考生以至于苦闷中离家出走,更有甚者寻死觅活。
如何让考生及家长在这段特殊的时刻走出心理阴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教授岳文浩指出,高考后这段时间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同时也是家长的调整期。其中,又以结果论成败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的考生最常见。通常这类考生的表现是,总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结果却不如意,从而吃不好、睡不好、越想越难过,容易心理失衡,容易钻“牛角尖”。孩子考后出现这种现象,多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家长议论高考的压力造成的,是一种短暂的心理失衡,也是考后正常的情绪反应,过了这个“高考谈论期”,孩子的心理状态会渐渐恢复平衡。
首先,如果孩子的心理压力过于沉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家长要提早关注,避免让孩子走入误区。高考再重要,也没有孩子的健康重要,家长不要等孩子出了问题才后悔。要让孩子明白,虽然能够控制自己的努力,但是却不能控制人生的经历。要懂得“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总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选择与孩子晚饭后一起散步,边溜达边聊天,多和孩子唠一些高考外的话题,给孩子营造轻松的氛围。或者家长给孩子提出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让孩子学会心态平和,学会承受磨难。
其次,高考已经结束,考生要学会看淡结果,对于高考来说,看重结果很正常,但是以一次结果论成败,钻“牛角尖”就不正常了。所以应该学会以平常心来对待高考,给自己一个自我肯定,只要尽力了,并且通过高考这个过程学到很多东西,有很多自我肯定的东西,能找到在过程当中的意义和收获,从看重结果转向看重过程,便会走出心理失衡的困境。
专家建议,考生自我放松要有度。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可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者看点休闲类的书籍。还可以安排一次三五天到一周的旅游,既可以消除疲劳、转移注意力,还可以调节情绪,修身养性。
最后,专家还指出,我国很多人把高考当成一种投资,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地位。事实上,高考不一定能换来这么好的预期,要调整心态,大学提供的是更好的知识和训练,使你更有效地获得所需的东西。大学只是丰富自己知识和技能相对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全部的手段。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在大学里学习了四年,却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毕业后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该干些什么,改行的人比比皆是。
其实,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重要的科普工作,因为大多数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考大学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报名、考试问题,而是关系到考生今后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大事情,具体到高考志愿怎样填报,也不是考北大还是考清华之间的选择,问题严重时可以关系到考生将来的路该怎么走。在中学开展职业指导和规划是很有必要的,把职场中的优秀人才请来,让考生了解各种职业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很重要,而考生也不要到高考时才考虑选择专业,应该在高一时就注意志愿选择了。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