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小看了内向者
在被外向的者称为“怪人”的内向者,其实有着惊人的某些优势,所以一定不要小看他们的能力
在我们生活的外向世界里,内向者时常被认为是“怪人”。在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许会被认为是“被驱逐的人”。在这些安静、沉思的人身上,通常会贴上许多标签,而世界也需要这些人与那些大声说话、健谈的人,也就是“外向者”达成平衡。
世界上,有多少内向者?许多研究得出不同结论:世界上25%、50%,甚至57%的人是内向者。没人能准确获知在总人口中,到底有多少内向者,但在有天赋的人中,内向者居多。当然,并非所有内向者都有天赋。
如果你认为所有内向者都害羞,那么请你再想一想。内向者与害羞没有丝毫联系。后者是尴尬、不舒适以及不喜欢身边有别人。当周围有人时,内向者感到舒适自在。内向者与外向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他们动力的来源。
独处时,内向者感到重新充满动力、精神焕发,而与别人在一起,让他们精疲力竭。另一方面,外向者在人群中,非常活跃、充满动力。当外向者独处时,他们感到颓靡和无聊。
这就解释了为何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和作家是内向者。这些专业领域的人们享受独处,独处让自己不断探索,发现新事物,推广到世界中。因为这些专业领域通常很高深,因而存在许多著名的内向者。但是,许多艺人和传媒工作者也是内向者。如茱莉亚·罗伯茨、梅格·瑞恩、梅丽尔·斯特里普、海伦·亨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史蒂夫·马丁、阿尔·戈尔、芭芭拉·沃尔特斯、黛安·索耶和大卫·莱特曼。因此,内向者无法进行与大众交流的工作,只是个传说。
马蒂·兰妮博士(Marti Laney)是《内向者优势》一书的作者。书中,他提到内向者一般为:享受独处时光、关心深交的朋友,即时在参加活动时表现活跃、淡定、沉默寡言、三思而言、做一名很好的聆听者,但回家后,他们会精疲力竭。而外向者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喜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认识许多朋友、关心许多朋友、喜欢闲聊,在说话做事前不加思虑,说话做事更有动力。
同时,兰妮博士也描述了内向者的优势:与他人工作融洽(尤其在一对一关系中)、友谊长存、灵活、独立、有更强集中力、自省、有责任感、有创造力、分析能力、刻苦和聪明。而那些认为内向者有以下特征的人,并不了解内向者的优势。这里有大众对内向者的错误认识:不友善、书呆子、缺乏交际能力、不与他人沟通、不喜欢接近人、沉默寡言、独行侠、隐居。
总之,内向者无所不能。事实上,一名内向者拥有外向者无法比拟的某个优势。而内向者与外向者最大且唯一区别是内向者的动力之源是自己。当然,成为一名内向者,并不是性格上的缺陷。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