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家长要巧用激励手段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家长要巧用激励手段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孩子的良好的习惯是要用来培养的,但是家长们也要用一些些技巧,所以家长可以激励手段来鼓励孩子。一开始,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家长应该及时地给予积极的刺激,随后,当同样的良好行为出现时,不要每次都给予鼓励,逐渐减少积极刺激的次数,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

一般而言,孩子的品德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知、情、意、行。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中包括道德习惯,而且道德习惯是一个最终的发展结果。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它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的“质”的外在表现。因此,培养孩子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也包括孩子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父母和家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由于孩子对人世间做人的道理还处于朦胧状态,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要靠对孩子严格的要求和反复训练。

(2)要以理服人,巧用激励

“被积极的强化刺激后的行为更能重复出现。”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例如,要求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后就会形成有了垃圾不乱扔的好习惯。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幼儿良好的自控行为,对他们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一位奶奶同时带了几个孩子,她每天中午对孩子说:“如果你们都安静地睡觉,等起床后我就给你们点心吃。”当孩子起床后,他们就得到了点心吃,所以,孩子们总是可以安静地睡午觉,从而养成习惯。

好文推荐:

让男人读懂的心理"暗示" >>>

单身女人6个心理必须远离 >>>

白领一族小心手机幻听症 >>>

几个小细节会让婚姻危机的萌芽 >>>

男女幸福搭配黄金比是多少 >>>

盘点80后常见十大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