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大学生心理需求急需得到满足

大学生心理需求急需得到满足

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要满足,大学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一些学生无法融入这个“小社会”,因为不适应产生种种“心结”,焦虑、空虚、寂寞、郁闷笼罩着他们———

心理问题从何来

在武科大心理咨询室,来自武东医院心身疾病科的陈老师,每周一、三、五都要接待大批前来咨询的学生。

“陈老师我特别烦,要崩溃了”,很多学生刚进门就忍不住说。

小孙,一位大一的男生,家在湖北一个偏僻的小镇。小学、初中、高中,他在当地的学校学习成绩都数一数二。到了大学,他从偏僻的小城来到武汉,身边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了从没听过的麦当劳、肯德基等新鲜事,这让他的心里有了阴影。

更让他接受不了的是,进大学的都是各高中的尖子生,他的成绩不再拔尖,“失落感”一直笼罩着他。

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情感方面,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李因为失恋,近来紧张、焦虑、心烦,情绪极差,晚上睡不着,还不时出现幻觉,什么事都不想做。还有部分“症状”与这些刚好相反,有的人为了掩饰内心的郁闷,话特别多,特别自信。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感情变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以及追求过度“完美”的心理等诸多因素,都引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结还需心来解

陈老师说,心理问题每人都有,如果“心理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心理症状”,再不加及时调节,症状会越来越重,发展为“病态”,但只要正确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痊愈”也不难。

比如在帮助小孙树立自信的过程中,咨询老师一遍遍和他谈心:家境并不代表自己的能力,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快乐做人,成功并不是要求成绩特别好,做不到就调整自己,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来适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