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让孩子闯一闯因为孩子需要磨炼

让孩子闯一闯因为孩子需要磨炼

谁家的家长都不想让自己家的孩子受苦,但是其实让自己家的孩子出去走一走会对孩子更好的。大多数家长不会反对“磨炼成人,磨炼成才”的观点,但是轮到自己的孩子,又往往很少给他磨炼的机会,这就走入了教育行为的一个误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盘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连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的意思是:要让一个人挑起重担,必须让他的身体和意志受到磨炼,让他的筋骨受到劳累,让他的肠胃挨些饥饿,让他的身体感到空虚困乏,让他做事不能轻易达到目的,这是为了激励他的上进心,磨炼他的忍耐力,增强他的各种本领。

为什么磨炼对人的成长这么重要呢?

磨炼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要努力去战胜它们,既需付出体力,又需付出心力。在这个过程中,会体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不奋斗、不吃苦是不会成功、不会前进的。做人不能总是轻松愉快、一帆风顺。正如古诗所写:“梅花香自苦寒来。”

磨炼必须面对实际,深入实践,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既需要知识,又需要能力。在实践中,许多不知道的东西知道了,许多不会做的事情会做了。知识增长了,本领也提高了。正如古人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许多家长都读过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那是一篇关于实践重要性的充满哲理的经典之作。重读《实践论》对我们教育孩子也大有裨益。

为什么有些家长心里知道磨炼对孩子是需要的,却很少给孩子磨炼的机会呢?

主要原因是心疼孩子。爱还爱不过来呢,怎舍得让孩子吃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冲淡了理智”。此外,家长常常有所担心,孩子离自己远些去磨炼,怕生病,怕出危险。天津市一所小学,把三年级的学生带到远郊县一个军营去磨炼,事先没有告诉家长具体地点。可是两天以后,一拨儿又一拨儿家长带着吃的来看孩子了。孩子是什么表情呢?努力克制想爸爸、妈妈的情感,对家长说:“你们赶快回去,让我多难为情啊!”看来,孩子们很愿意参加集体的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