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谈一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环境

谈一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环境

现在大学生到处都是,但是大学生多了,心理环境就出问题了。那么如何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呢?现代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日益激烈,事业的艰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希望获得知识、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生理、心理、环境等,其中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里,主要从环境的角度来“透视”当前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中小学生、成年人相比,大学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具有群体性和独立性。说他们具有群体性,是因为大学生集中在学校居住,在宿舍过着集体生活;说他们具有独立性,是因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离开了家庭和父母的呵护。其次,是具有过渡性。所谓过渡性,是指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处于青春发育期,各种心理矛盾冲突相互交织,是一个迅速趋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特征是复杂多变的,缺少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现象常常出现在大学生身上。这些心理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学习成绩差、社交能力低的学生当中,一些成绩相当优秀,同时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也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例如过度压抑自己、缺乏自信、心境苦闷、紧张焦虑等,心理健康指标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这些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