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千万别用补偿心理对待孩子
现在有些家长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就特别不想让孩子受苦,但是家长们不能用补偿心理对待孩子。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如果我将来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走我的路”,“孩子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于是,教育孩子不从实际出发,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补偿心理,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有的成年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忽视、拒绝、惩罚后,焦虑、悲伤、恐惧的情绪会深深印在脑海中。为人父母后,一旦发现自己在拒绝孩子,或孩子的表现类似自己的经历时就会不寒而栗,本能地终止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样,父母向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孩子不用为错误而受到惩罚。这种矫枉过正的行为让孩子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感到迷惑,不利于孩子对社会规则的学习。
类似心理补偿的行为还有:因为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而放纵孩子逃学、逃避考试,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这使孩子回避了成长过程中的痛苦,造成孩子对他人感受不敏感,社会适应困难。而且,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天然就是一个对父母的“掠夺者”,而不思回报。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报考某所学校或获得某个学位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厌学,毕业后“啃老”、不工作都与此有关。
由于通过孩子进行心理补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因此更值得为人父母者警醒。
相关文章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