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开“奢侈品选修课”是否有必要
重庆巴蜀中学推出的“奢侈品经济学”选修课正式开讲。课堂上,学生并未见到奢侈品,授课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华人在伦敦抢购促销奢侈品”的视频,接着讲了奢侈品为何昂贵,“一个奢侈品牌手提袋,在中国生产加工的成本是90欧元,可贴上某国际品牌的商标,放入国际品牌的柜台,其价格就摇身涨为2000欧元。”有女同学称,她再也不会盲目追捧某些奢侈品牌了。
一些网友和家长反对开设“奢侈品经济学”课程,他们担忧:有些孩子此前不曾有奢侈品消费意识,开设此课程之后,会不会陷入盲目崇拜奢侈品的洪流之中?但在我看来,让中学生选修“奢侈品经济学”,恰恰是一种富有创意、紧跟时代的素质教育。
时下,奢侈品已经大举进入中国。正如一位理智的家长所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商家对奢侈品的宣传,对奢侈消费社会氛围的营造,是我们不得不随时面对的事实。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中小学生们总会接触到奢侈品,见到过奢侈消费,他们自身甚至也存在过分追逐时尚、崇拜名牌的现象,比如个别学生写字就得用万宝龙的钢笔,上学要背GUCCI的书包。与其回避这一话题,让奢侈品在他们的视野中继续保持神秘色彩,不如用学术眼光来分析、研究和引导。很多事实一再证明:在对学生进行一些社会问题的教育上,堵不如疏,越蒙蔽学生们的视听,他们的好奇心就越大。
而且,现在的中小学生攀比成风,有的学生甚至热衷于奢侈消费。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多达96.0%的人直言当前青少年普遍爱攀比,他们最喜欢攀比穿着打扮,接下来是电子产品;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却勒紧裤腰带,艰苦地过着日子。这种错位,亟待引起社会关注。而开设“奢侈品经济学”,让学生了解奢侈品生产、营销过程中的一些人为炒作现象,对“奢侈品究竟是如何‘奢侈’起来的”等真相,加以解剖和揭秘,使学生认识到一些昂贵的品牌并非物有所值,更不要说物超所值,从而正确地认识奢侈品,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比如报道中那位女生,不是表示“再也不会盲目追捧某些奢侈品牌了”吗?
要培养国民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就要从中小学生抓起。现在在我国,有一批人正在狂热地追逐奢侈品,把奢侈品当作身份、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满世界跑,大购特购奢侈品,白花花的银子大把大把地流向境外,被人家讥为“钱多人傻”。有数据显示,在欧洲和港澳台地区的奢侈品消费总量中,中国人的消费额几乎占了2/3,在北美市场也占了1/3,而且低龄化、年轻化,正成中国奢侈品消费群最重要的特色。
面对这种不理智甚至有些病态的奢侈品消费热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们尚*和走向社会,消费观和价值观正处于雏形、尚可重塑之时,就未雨绸缪,开讲“奢侈品经济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早点预防下一代形成畸形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值得称道和效仿。否则,在日后,“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之类的拜金宣言,将会越来越多;一脸自得地炫着名牌包、跑车的“郭美美”们也会越来越多。要知道,现在的中小学生,可是未来中国的消费主力军啊。
好文推荐: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