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恋母是因为小时溺爱
恋母情节的越来越严重,很多家长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对于恋母情节的归根结底,其实大多数还字的恋母是因为小时候的溺爱。
读博士的小杨今年已经28岁了,与同龄的男孩不同,他的胆子很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小杨三四岁时,父母两地分居,小杨从小跟着母亲,养成凡事离不开母亲的习惯。
上大学后,他每天都要给母亲打电话,就连要买什么内衣裤,都要征求母亲的意见。一到周末,小杨就赶快回家,有时陪母亲逛街,还让母亲拉着他的手。
最近,小杨恋爱了,他与女孩交往时,总是说“我妈说了”,一切要先问母亲的意见,这让女孩难以忍受,两人最终分手了。
“这是恋母的一种病态表现。”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屈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恋母情结是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也就是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
恋母的形成与儿时的生活环境和母亲的行为有关。屈英指出,3—6岁时是孩子容易出现恋母情结的一个关键时期。像小杨这样,从小没有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身边缺乏男性榜样。
母亲又将他当作生活的中心,对他过分溺爱和庇护,生怕小杨受一点伤害,这就使得他过于依恋母亲。到了青春期,表现为喜欢比自己大的女性,而且希望恋爱对象能像母亲一样。
“过度恋母就会形成一些病态。”屈英说,例如造成依赖性变态人格,表现为执拗、生活能力差、易怒。男孩还往往不听父亲的话,变得早熟,神经质,感情脆弱,不爱活动。此外,男孩子恋母过重过久还容易失去男性气质和魅力。
对此,屈英表示,对于恋母的人,首先,母亲要改变自己的心理,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扩大他的交往范围。
其次,有恋母倾向的人要有意识地减少对母亲的依赖,积极投身工作和社交活动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如果情况严重,必须寻求医生帮助。”屈英说。
好文推荐: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