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浮夸孩子不买账
鼓励孩子是促进孩子进步的办法之一,但是过度的鼓励却成为了浮夸,这对孩子来说却又成为了一种伤害。
近几年,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家长们中得到推广,许多原来吝啬表扬的家长开始频频用“你真棒”这三个字。
有的家长发现,这三个字挺管用,而有的家长则发现这三个字不怎么奏效,特别是对于一些稍大孩子,他们觉得有些浮夸,不够真实。
近日,许多家长向“家长热线”咨询表扬、鼓励孩子,为何收效甚微?怎样表扬才得法?
阳明小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孙女士说,表扬在她儿子身上就不好使,不管做什么事,孩子表现得总是有些无动于衷。表扬他,他也表现不出有多高兴,批评他,他也不在乎。
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张玉梅说,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张玉梅认为,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另外,表扬要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好文推荐: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