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地震容易影响人的内心

地震容易影响人的内心

近些年来,随着地震灾害的一次又一次发生,很多人对地震带反应也是越来越强烈。心理专家提醒,正在参与救助的人也被创伤所伤。通过电视机镜头、报纸图片以及新闻不间断的报道,地震也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心理灾难。

玉树县亲历地震的人属于心灵的一级创伤,参与救助的志愿者、医务人员、军人属于二级创伤。从电视上、报纸图片上看到这些伤害画面的全国观众的心理其实也受了三级创伤。被忽略灾难对所有人的影响,有些人甚至严重到需要寻求心理帮助。

对志愿者:别忽略志愿者的“心伤”

美国911事件后,美国政府立即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对亲历灾难的人做心理疏导,目的正是为降低各类人的心灵创伤。

地震是种灾难,是种创伤,志愿者抵达灾区后,接触的是破坏性画面,满目疮痍,伤者、死人,这类画面会勾起人潜意识里的创伤感、丧失感——成长过程中亲人过世,与亲人的分离,父母离异等等这类“丧失”的创伤。这种创伤多多少少就存在于潜意识之中,新接触到的画面会激发这种潜意识。

正所谓“触动心弦”,内心产生触动多跟之前的经历有关。像听一首歌,看到某个电影镜头受感动到哭泣,正是处于同样的情结。内心被触动后,有的人自我调节功能强,有些人的情绪却犹如火山爆发,可能变得焦躁、不安、失眠,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佟梅梅举例说,有些人还表现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渴望做点什么,必须做点什么。像汶川大地震后,很多人想方设法去灾区,去不了灾区就拼命捐钱,从心理层面分析,这实质就是一种心里的丧失感的表现。

一般而言,接触时间越长,每天接触这些画面,受创感越强。佟梅梅建议,志愿者去灾区不要超过10天该换班,免得时间越长,受创感越强,可能造成的心理问题越大。回到原地后,需要接受团队心理辅导,减轻这种心理创伤。

而对全国人民,心灵受伤害的媒介是电视机,但一般自我有种保护意识,自我调节功能,看到触目惊心的画面会回避。但有些人的心结被突然激发开,如果持续一个月还有失眠、焦虑、不想活动等异常,不要忽视,别全归结于忙、累,必要的时候需寻求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