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从三个角度谈论孩子说话不算数的问题

从三个角度谈论孩子说话不算数的问题

最近咨询中常常有家长问:孩子说话不算数怎么办?这里从三个角度说说。

一、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问题

举个例子,说好了游戏玩多久,到了点儿却不肯停下来;说好电视看多长时间,结果到了时间却还想看......结果家长认为孩子言而无信,很气愤,强行关掉电视,或者把孩子从电脑旁拖走,孩子很不高兴或者大哭,家长认为孩子活该:谁让你说话不算数呢?!真是理直气壮啊!

家长这么做,“理”真的直吗?

否!孩子这样的表现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成人也是如此,不涉及“言而有信”的品质。想想我们自己,玩一个游戏,如果没玩完,就被强行制止,会很情愿吗?电视剧《甄嬛传》一集正看得津津有味,就让你停下来不许看完,你的感觉如何?一部好看的电影还没结束就被领导叫走,心里可能在暗暗地埋怨吧。所以,如果正在进行的事情没有做完,就停下来,心里总是不大舒服的。这其实与心理张力原理有关。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

所以,如果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情没有做完,家长就以“到时间了,说话要算数”为名强行制止,孩子可能就不大情愿,甚至揭竿而起来反抗了。这是正常的心理规律,与讲信用的关系不大。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看电视、玩游戏,如果不约束的话,可能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啊。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和孩子商量好,约定好,到了时间如果孩子还想再看一会儿,可以妥协几分钟;如果还想看,就再妥协一两分钟。这样孩子往往觉得沾了便宜,而心满意足地停下来了。参考我的“规矩”制定和执行都有弹性。这个方法实践证明还是很有效的,而且孩子一般不会得寸进尺。

这个方法在解决看电视的问题上要细化,因为电视节目通常时间在二三十分钟以上,如果预计不好时间,孩子没有看完,想停下会有问题。而且电视节目经常会有些噱头煽动孩子继续看下去。我的建议是用网络上的动画片、节目的视频代替电视节目,这样便于控制时间。参考如何预防孩子的网瘾。

好文推荐:

男性冒险欲望明显高于女性 >>>

不易裸婚的五种男女 (图) >>>

“十宗罪”让80后不幸福 >>>

中国式婚姻缺少的东西 >>>

掺假婚姻背后的“潜规则” >>>

莫让抑郁毁了职场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