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特殊期 狂欢悠着点
高考结束后的等待期里,如何安稳度过考前的极度紧张转为考后的焦急等待状态这一“高考后”时期?有关部门近日特别针对考生不同的考后状态发布“高考后”时期心理调适五招,希望通过及时对考生不良情绪进行调节,帮助考生度过这一特殊心理期。
状态1:焦虑型
现象一考完,一直在班级成绩名列前茅的小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是在懊恼一道粗心答错的考题,就是担心分数出来“对不起观众”。
支招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家长在陪同孩子进行合理估分的同时,应指导孩子对分数、自我和未来正确认知,家长也可以带动孩子听音乐、打打球,做一些户外运动分散注意力。
状态2:抑郁型
现象考生小李一考完,生活突然陷入“混乱”:不仅吃不好、睡不好,还时时情绪低落、自怨自责,甚至容易突然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支招作为家长,切不可在听到孩子对成绩表示担忧时,指责孩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跟孩子“翻旧账”。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烦躁等异常情况出现,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疏导,严重的话要请专业机构帮助。
状态3:放纵型
现象终日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或是通宵和好友K歌,高考一完,考生黄同学的生活立即进入这种毫无节制的玩乐状态。
支招家长应督促孩子尽早回归有规律的生活,健康快乐充实地度过高考后时期,也可以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相应的准备。
状态4:茫然型
现象考生小李考完后,既不愿出门,也不愿上网或是看电视,每天她总是长时间呆坐着,总感觉无所适从。
支招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家务,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状态5:依赖型
现象每每想到儿子即将升入大学,离开自己独自生活,市民刘女士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做,也很少与父母亲以外的人接触,以后该怎么面对新生活?”
支招家长应把握入学前近3个月的自由时间,督促孩子将自立自理课补上。尝试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衣服,尝试着让孩子拓宽自己的交往能力,提前了解大学生活的状况,为步入大学做准备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