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对付“反对依赖”
法国巴黎格式塔心理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家马斯克利把青春期孩子的反叛称为“反对依赖”,他认为,这是个人成长必经的阶段:“这是从孩童的依赖转向成人独立的过渡阶段。在还没有能力完全摆脱父母或他人权威的束缚之前,青少年会先采取反抗的态度和方式。”因此,跟父母或权威唱反调是有利于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和确立的,且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这一反叛阶段延长至成人阶段,并且有成为习惯的趋势时,就会产生问题。“成年人有唱反调的癖好,表明他还没有获得自立,仍旧‘顺从’他人的影响,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让自己变得重要的方式
跟别人唱反调,在某些人身上是因为缺乏自我肯定,在另一些人身上可能是因为个性太强。因此,那些野心很大的人,那些“头头”,那些无法忍受别人比自己强、别人的创意比自己好的人,都可能倾向于与他人“针锋相对”,因为唯一能显示自己地位、使自己有力量去面对竞争者的手段,就是否决和反对别人的任何意见。
有些人往往意识不到,这种辩驳游戏是为了让自己变得重要的伎俩。36岁的新闻记者马克就很擅用这个伎俩:“别人都叫我‘但是先生’,这成了我的标签,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好名声,但至少别人都知道我。”
童年不安的延续
当反对别人成了习惯、甚至成了第一反应时,就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顺畅,甚至出现紧张僵持的局面。那些喜欢顶嘴的人经常无法忍受被别人感动,爱情关系上也趋向于不稳定。心理学家认为,这类态度说明,当事人害怕被别人的要求所左右或是被别人吞没。这种对外界的不信任,一方面可能是某种病态的心理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缘于小时候的不安:孩童时代感觉自己过于屈从父母的要求和愿望,成年后,面对他人提出的要求,因为害怕重新体验小时候的“被压制”,会不自觉地拒绝接受一切,不管好坏。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否认,反驳,对抗,这些行为也是一种表达自己侵略性的隐蔽方式。总是唱反调的状态,说明当事人不善于怨恨别人和表达自己的愤怒。比如,玛丽的丈夫每天回家都特别晚,可是她并不直接告诉丈夫自己的情绪,而是一贯拒绝和丈夫晚上一起外出。在格式塔心理学中,这一行为被称为“侵略性转换”。只有当事人学会认识到自己侵略性反抗冲动的真正原因,并直接表达出来,这个问题才能解决。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