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孩子被谁“催熟”到底是谁的缘故

孩子被谁“催熟”到底是谁的缘故

早恋已蔓延至小学

主持人:以前人们谈起学生早恋似乎还指的是高中生,但是随着生活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孩子们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们,他们接受各方面信息的渠道广泛又通畅,于是校园早恋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并出现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初中校园里,男女生写情书、约会、网上说爱,已经不足为奇。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现在,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居然也谈情说爱、写情书、送玫瑰、赠戒指,而且觉得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

“小学生早恋的现象说普遍肯定是不普遍的,只能说有个别现象吧。”陈某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师,小学低段、高段的学生教了一批又一批。“有些孩子可能是出于模仿,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便急于套上成人该有的‘标签’。”陈某笑着说起了他一位朋友的儿子的笑话。“那个孩子才上小学3年级,有一天看完电视剧《狼毒花》后,忽然自豪地宣布‘我也有两个女人’。”细问之下,原来是他和班上的两个女孩子比较说得来,把父母听得又好气又好笑。

“没有你的存在,再不苦的药都是苦的,喝再多的水都没有用。今天没有你的出现,感觉像是地球末日……”你们能相信这是一个小学6年级的女生不断变换的QQ签名吗?陆炳康说,这是他以前在某乡村小学任教时班里一名女孩子的经历。

据他介绍,这名女孩子长得很漂亮,成绩也很好。父母离异,平时跟着爸爸住,但爸爸忙于生意,无暇管她;双休日到妈妈那里,但妈妈也已另组家庭,所以该女生平时总是多愁善感的样子。于是,作为班主任,陆某对该女生就特别关注。从她的QQ空间里,陆某发现这些不断变换的QQ签名后,觉得不太对劲。经过和她交流,得知原来该女生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名男生。“那个男孩子1米7几的个儿,成绩好、篮球也打得好,很多女生都喜欢和他套近乎,可是这名男生也偏偏喜欢我们班上的这名女生。”说起曾经教过的这名学生,陆炳康印像很深。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会开始津津乐道于谈论男女同学关系,见到一男一女两名同学在一起讨论问题或是坐在一起、站在一起,好事者便开始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叶丽分析认为,“小学五六年级,孩子们刚步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肯定会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觉,这说明孩子慢慢长大了,不再处于男女的无知状态,而是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认同,对异性就会产生强烈的认识欲望。”

“没错,在人生发展历程中,青春期是一个人第一次经历的要给自己带来极大心灵震撼的心理突变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不在于自然发生的生理成熟,而在于涉及认知、情感、人格和自我意识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性意识在内的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比如强烈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比如开始克服自我中心,将自己放入社会生活大舞台。”颜辉从专业的角度,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