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否更需要学习性教育
在大学生中发放安全套的事件在校园内外引起了颇多争议。在这些各执一词的争论背后,究竟是大学生不需要性的教育,还是只对这种宣传教育方式不满意,想听一听大学生们的心里话。
北工大一研究生认为,不仅是企业的做法令人反感,同时在大学中“明目张胆”地发放安全套,就好像是向妓女征税的道理一样,从潜意识中,这件事本身在 认同大学生的性行为。尽管大学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性行为,这些学生也的确“需要”安全套进行预防艾滋病,但在校园中放置售套机,或者是企业直接进校发放, 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潜在的认可与赞同。如果这是一种性教育方式,又只停留在预防艾滋病上,虽然生活在校园里,作为成年人,我们的日常话题中也经常谈到性方面 的问题,但这样的方式叫人难以接受。他说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没有满街都是售套机的现象,我们的做法是不是有些过火了,这样可能的确方便了一些人,但更 多的是污辱了大多数学子。
当然也不乏支持者的声音,只是表面上这种声音相对要微弱得多。北大一位女生认为,对待这种新“潮流”要宽容一些,虽然同学中不把性作为公开谈论的话 题,但有几个宿舍没有熄灯后的“卧谈会”呢?毕竟校园里存在性行为,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回避这些成年人就该了解的问题呢?选在校园里来发放安全 套,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是现在的学校越来越贴近社会的表现。处在这个时期,我们对性有着好奇心和冲动这是人之常情。社会和学校更有必要考虑的 是如何用科学的渠道让我们认识性爱和道德方面的问题,预防总比补救更好。
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也有一部分,北京联大的一名男生表示,虽然表面上大家似乎有些“谈性色变”,是因为课程里没有相关的内容,书里和网上我们也经常 找些性和爱方面的内容来读,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知识,了解并不一定要做,既然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对我们来讲也不例外,回避谈性,只是表面现 象。
-
关于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知道又到了令学生紧张令家长更紧张的阶段,高考来临,想必家长比孩子更紧张从而内心无法平静,那么小编想告诉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
如何判断儿童心理不健康现在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会特别的爱护宝宝,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别的溺爱宝宝,生
-
应付挫折的心理学办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现,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会遇到不同的影响,阻碍自己的一些绊脚石了,所以会出现
-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拖延症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拖延症,做事比较邋遢,而且,喜欢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脱盐症的出现,有效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将你的孩子养出心理疾病?无论表面形式是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