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怎么才能缝合留守儿童的心理创伤

怎么才能缝合留守儿童的心理创伤

父母应该把孩子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即使对于长期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能通过一些行动减少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分别时如何让留守孩子不受伤?

每一次的离别,对于这些幼小的心灵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而这些伤害往往是隐性的,深藏在他们心底,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尽管物质上可以得到满足了,但心灵上慰藉呢?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与孩子交流特别少,回来也呆不久。所以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有时就显得淡薄,尤其是小孩子,不在显得依依不舍或者哭闹不休。

场景一:

2012年2月2日下午1点,气温接近零度,寒风中飘着小雨,陈宗阳、向东芝夫妇提着大包小包在家门口等车准备再次南下,他们不停地回头张望,希望孩子们能来送送他们。而此时,两个孩子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对父母的远行没有表现半点不舍。即使是回来的这几天,长期被寄养在外婆家的两小孩对自己的亲父母感觉就像是陌生人,甚至这样谈论其父母:“他们呆在我家怎么还不走?”

场景二:

每年的八月底,在广州火车站,这样的一幕幕总是在不断重演:留守儿童捧着爸妈新买的礼物,在爸妈的怀中享受着暂别前的温存;父母们撩拨着儿女的头发,心中的不舍溢于言表。随着火车鸣笛,当别离变得具体,他们眼底盘旋的泪水就会夺眶而出。对他们而言,下一次全家团圆也许要等到春节……

心理专家表示,父母应该把孩子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即使对于长期外出打工的父母,也能通过一些行动减少对孩子心灵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