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成长心理

考试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问题

考试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问题

现阶段我国考试制度并不完善,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就能出人头地。这样就给广大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项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发现,5.2%的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77.9%的中学生存在轻度的不良反应。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心理专家接受咨询中发现,“两极”(成绩优秀和成绩较差)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大部分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很大程度是被父母打骂出来的。因为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感到不愉快和被惩罚,学习和打骂相挂钩,孩子就会逐渐厌恶学习,有的孩子甚至会拒绝再去上学,用自己的利益去反抗家长的管教。尤其是大部分学生们正值青春初期,或者叫“第二反抗期”,父母再用管理小孩那样的打骂方式来对待逐渐有了自己思想的大孩子,无疑会遭到孩子更大的反感,于是孩子会采用一些不良方式,以此来反抗控制。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只认成绩的局限,要全面地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和孩子平等交流,多鼓励孩子,当孩子的自尊心提升之后,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所改进,也给孩子提供了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